同被引文献53
-
1熊青珍.“虚”与“实”的对称——对倒影在“半月塘”里的客家围龙屋建筑的思考[J].嘉应学院学报,2006,24(4):24-26. 被引量:2
-
2涂海蓉.从“客家围龙屋”到“滨海客舍”[J].惠州学院学报,2002,22(6):92-94. 被引量:1
-
3曾祥委.神圣与凡俗: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及其现代启示——以深圳城市化社区为中心的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08(3):1-6. 被引量:3
-
4谭元亨.客家围屋何不申遗[J].同舟共进,2008(1):58-60. 被引量:1
-
5张应斌,谢癸卯.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J].嘉应大学学报,1994,12(4):114-120. 被引量:9
-
6廖春敏.梅州的围龙屋[J].房地产导刊,2005(20):70-71. 被引量:1
-
7房学嘉.从围龙屋的神圣空间看其历史文化积淀——以粤东梅县丙村仁厚祠为重点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6,24(1):69-73. 被引量:5
-
8周建新,陈文红.围龙屋的空间—意义结构解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2):73-76. 被引量:1
-
9熊青珍.关于倒影与“半月塘”及其客家围龙屋的审美思考[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12(11):30-31. 被引量:1
-
10李小燕.浅议客家围龙屋的保护、开发和利用[J].韶关学院学报,2006,27(7):77-7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9
-
1贺小利,甘萌雨.近十余年来我国客家围龙屋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34(2):22-27. 被引量:2
-
2李杰玲.水里的空间——论广东客家围龙屋半月池的建筑文化[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102-108. 被引量:1
-
3宋德剑.从地域空间、族群接触看围龙屋与土楼、围屋的生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5):72-76. 被引量:13
-
4单纬东,许秋红.民居式文化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与管理——泰安楼和花萼楼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模式探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5(5):139-144. 被引量:1
-
5陈木丰.基于STP战略的粤北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始兴县满堂大围屋为例[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0(1):29-32. 被引量:1
-
6郭文.传统村落神圣空间形态、当代价值及其研究范式再认识[J].人文地理,2020,35(6):1-8. 被引量:17
-
7范霄鹏,吴泽宏.围龙卷地——梅州仁厚温公祠[J].室内设计与装修,2021(11):118-121.
-
8肖彬,叶雅欣.客家围屋住宅模式对新型社区公共空间营造的启示[J].城市住宅,2021,28(11):90-92. 被引量:1
-
9罗红艳.地方民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活态传承[J].艺术品鉴,2019(9Z):79-80.
-
1万建中.隋唐汉族风俗演进的趋向[J].思想战线,2003,29(1):72-76. 被引量:2
-
2丘桓兴.努力弘扬中国民俗文化(续)——采写《中国民俗探索》连载文章的体会[J].对外传播,1999,0(Z1):28-30.
-
3韦泽.满族的抱见礼[J].满语研究,2007(1):90-94. 被引量:2
-
4覃圣敏.壮族春节习俗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1989(3):99-116. 被引量:1
-
5周小艺.闽西客家与四川客家民居比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179-179. 被引量:1
-
6徐启文.楼是故乡圆[J].神州民俗,2002(3):46-46.
-
7刘晓玲.从“娶”看中国古代汉族的婚姻形态[J].孝感学院学报,2011,31(6):21-23. 被引量:1
-
8张元兴.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风俗文化互动的社会条件[J].传承,2015(11):132-133.
-
9韩美林.前面是未知数[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6(08S):12-12.
-
10徐杰舜.汉族风俗演变规律论——汉族风俗研究之三(连载)[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6-2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