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契切林和加拉罕往来书信中谈到的中国问题(1924—1926)(续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25年下半年,中东路局势复杂化,加拉罕只好既同北京政府打交道,又同奉天打交道(张作霖是那里的实际主人)。苏联同张作霖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尽管1924年9月20日中国东北三省政府和苏联签订了关于中东路暂时管理办法的单独协议,但以张作霖为首的奉天当局抵制对这个协议的贯彻执行,经常侵犯苏方在中东路上的权益,排挤其他社会组织和来到北满地区的苏联公民。
作者
A·И·卡尔图诺娃
马贵凡
机构地区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出处
《党史研究资料》
2002年第5期39-49,共11页
关键词
加拉罕
中东
苏联
公民
贯彻执行
侵犯
省政府
张作霖
中国问题
北京政府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А·И·卡尔图诺娃,马贵凡.
在契切林和加拉罕往来书信中谈到的中国问题(1924—1926)[J]
.党史研究资料,2002(4):32-39.
2
列宁.
致格·瓦·契切林[J]
.历史研究,1978(2):5-5.
3
陈冠玉.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中途转向?[J]
.史学月刊,2006(3):124-125.
4
冯国民.
评“中东路事件”[J]
.世界历史,1986(12):59-61.
被引量:7
5
A.B.潘佐夫,李玉贞.
新发现的李大钊、陈独秀、任弼时信件[J]
.百年潮,2005(1):31-34.
被引量:2
6
姚洪亮.
维经斯基在中国活动述评[J]
.北京党史研究,1994(6):58-61.
7
王春良.
论中东铁路事件─—兼谈苏联从中国占去黑瞎子岛[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40(3):31-34.
8
孙果达.
鲍罗廷的绝密使命[J]
.党史纵横,2016,0(8):49-52.
9
鲁智才.
“苏俄对华外交中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心理探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8(2):96-102.
10
李习文.
宁夏抗战时期大事记(1931年9月~1945年9月)[J]
.宁夏史志,2005(4):33-48.
党史研究资料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