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法学》
2002年第2期73-75,共3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参考文献5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5页.
-
2课题组.《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271页.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1993年11月5日).
-
4温家宝."关于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问题".《人民日报》,1997年4月28日,第2版.
-
5韩松.我国农民集体所有权的实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1):32-37. 被引量:70
共引文献444
-
1王铁雄,王琳.农民集体所有的民法典解释论[J].河北法学,2021,39(11):28-53. 被引量:10
-
2倪波.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另一种探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3-6.
-
3温世扬.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2):39-43. 被引量:44
-
4肖方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中外法学,1999,11(4):86-90. 被引量:90
-
5方世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
6刘日明.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
7孙爱平.论我国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52-57. 被引量:9
-
8张艳付.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问题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S1):46-48.
-
9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4):13-24. 被引量:297
-
10汪永成.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4(2):103-113. 被引量:110
同被引文献66
-
1黄辉.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探讨[J].现代法学,2001,23(4):116-120. 被引量:26
-
2王鉴辉.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探微[J].现代法学,1999,21(5):36-39. 被引量:5
-
3温世扬.集体所有土地诸物权形态剖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2):39-43. 被引量:44
-
4肖方扬.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中外法学,1999,11(4):86-90. 被引量:90
-
5于树青.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地产法律制度改革[J].山东法学,1999,14(4):17-19. 被引量:1
-
6叶向阳,吕志强,任国权,王钢桥.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研究[J].中国法学,1993(6):78-83. 被引量:28
-
7陈甦.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与农地使用权制度的确立[J].中国法学,1996(3):88-95. 被引量:61
-
8王昌义,石成林.土地所有制多元化结构浅探[J].江淮论坛,1988(5):12-17. 被引量:1
-
9崔建远.“四荒”拍卖与土地使用权——兼论我国农用权的目标模式[J].法学研究,1995,17(6):29-35. 被引量:43
-
10韩俊.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应界定为按份共有制[J].政策瞭望,2003,0(12):32-33.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10
-
1马金强,张瑞平,刘晓勇.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分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4-56. 被引量:9
-
2田建强.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动态保护[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4):36-39.
-
3陈玉江.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改革与战略,2009,25(1):107-109. 被引量:4
-
4武光太.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2):29-33.
-
5宋旭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之积弊及其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2009,29(5):177-181. 被引量:16
-
6申建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选择[J].政法论丛,2011(3):34-38. 被引量:19
-
7申建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探讨[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5):148-151. 被引量:5
-
8余永和.农村宅基地流转方案的论争与宅基地集体所有制的再认识[J].中州学刊,2014(8):62-66. 被引量:7
-
9郑永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定[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3):66-72.
-
10巩固.农村土地承包金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2003(3):99-10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64
-
1李明星,马永腾,任玉丽莉,罗晓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历史演变、突出特征、逻辑理路及未来指向——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视角[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1):64-73.
-
2唐富强,刘灵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土地产权关系评述与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9,0(7Z):64-67.
-
3申建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障碍之克服[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99-101. 被引量:1
-
4骆琛.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6(22):151-152. 被引量:1
-
5刘涛,黄自强.“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J].知识经济,2008(2):28-29. 被引量:7
-
6李伯华,刘艳,张安录,窦银娣.城市边缘区不同类型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响应——以衡阳市酃湖乡两个典型村为例[J].资源科学,2015,37(4):654-662. 被引量:33
-
7李庆海.论债权物权化趋势[J].当代法学,2005,19(4):69-72. 被引量:13
-
8李娜,韩学平.浅谈小产权的法律问题[J].中国商界,2009(7):272-272. 被引量:1
-
9王菊英.乡镇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变革路径探析[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4):24-28. 被引量:1
-
10康涛.农村土地所有权形成历程及缺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4):141-144. 被引量:7
-
1程芳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之探究[J].卷宗,2015,5(3):404-404.
-
2郑长青.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路径[J].农业经济,2016(9):109-110.
-
3张歆.试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8(27).
-
4关丙荣.浅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之成因及其完善[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7):48-49.
-
5赵淑华.农村产权主体制度再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8-52. 被引量:1
-
6邓江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理论界,2011(7):40-42. 被引量:7
-
7程艳萍.对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法律制度的思考[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6):54-58. 被引量:2
-
8施建刚,蔡顺明,魏铭材.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之选择[J].农村经济,2012(9):26-29. 被引量:8
-
9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完善的意义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0(3S):11-12. 被引量:6
-
10陈小葵.论中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J].现代商贸工业,2008,20(10):76-7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