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法学》
2002年第2期149-152,共4页
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参考文献5
-
1周国均.《关于严禁刑讯逼供的几个问题》.《诉讼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83页.
-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6号》(1931年2月13日).1931年12月28日,《红色中华》.
-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台北正中书局,1975年版,第266页.
-
4[日]田口守一著 刘迪译.《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
-
5锁正杰.《刑事诉讼主体理论的历史及其问题》.樊崇主编.《刑事诉讼法专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95页.
共引文献55
-
1汪海燕.我国酌定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论赋予犯罪嫌疑人选择审判权的必要性[J].政治与法律,2004(4):127-133. 被引量:18
-
2范培根,范小华.刑事再审程序之改革与重构[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11):20-22. 被引量:4
-
3宋英辉,郭云忠.我国刑事证据立法模式之选择[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1):14-19. 被引量:8
-
4孙付,高德道.论体液证据的收集与隐私权保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6):93-97. 被引量:1
-
5樊学勇,林铁军.刑事侦查中秘密拍照手段法制化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5):85-89. 被引量:3
-
6张明勇.论我国自白补强规则之完善——兼论我国刑诉法46条之修改[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1):99-106. 被引量:6
-
7李昌林.刑事诉讼法官回避制度的完善[J].人民司法,2006(4):63-66.
-
8赖声利,胡国庆.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效力的根据[J].求索,2006(3):105-106.
-
9沈德咏,江显和.刑事再审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以一事不再理原则为视角[J].人民司法,2006(5):53-57. 被引量:4
-
10潘利平.诉讼证明原理新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6(3):76-8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2
-
1魏中礼.关于翻供问题的几点思考[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0,26(3):99-101. 被引量:10
-
2陈瑞华.审前羁押的法律控制——比较法角度的分析[J].政法论坛,2001,19(4):97-110. 被引量:144
-
3刘建军.关于被告人翻供问题的探讨[J].山东审判,2003,19(2):21-23. 被引量:10
-
4殷啸虎,房保国.沉默权的宪法思考[J].现代法学,2002,24(1):101-105. 被引量:7
-
5楚天鸿.沉默权问题研讨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2(1):188-190. 被引量:9
-
6杨国章.坦白从宽与沉默权[J].法学杂志,2002,23(1):53-54. 被引量:7
-
7伍光红.论侦查讯问制度及其完善[J].当代法学,2002,16(3):142-144. 被引量:2
-
8周伟,巫玉芳.关于沉默权问题研讨会综述[J].政治与法律,2002(1):106-108. 被引量:3
-
9李玉萍.我国“刑讯逼供”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杂志,2005,26(2):116-118. 被引量:12
-
10王振川.治一治刑讯逼供这一顽症——谈谈刑讯逼供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人民检察,2006(01S):15-2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5
-
1何炜玮.论刑事侦查中的几个问题[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5(z1):70-72.
-
2李昕.刑讯逼供的原因及对公安政策的负面影响[J].辽宁警专学报,2006,8(3):51-52.
-
3孙晓玉.刑事审判中的被告人翻供问题--从裁判者角度出发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104-110. 被引量:6
-
4周阳.我国刑讯逼供之现状及遏制对策[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20):52-54.
-
5王艳.沉默权价值目标与利弊权衡评述[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1):44-48.
二级引证文献6
-
1蔡元培.论印证与心证之融合——印证模式的漏洞及其弥补[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6,34(3):171-181. 被引量:36
-
2马春娟,李幸幸.审判中心视角下刑事被告人庭审翻供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6-19.
-
3骆福林.论辩护人对翻供的态度与策略——兼谈律师的职业伦理[J].法律与伦理,2018,0(1):141-147.
-
4王瑞剑.刑事证据印证的证据矛盾向度:误区与辩正[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9,31(1):69-75. 被引量:1
-
5王海,杨琳.司法人员对待被告人翻供态度之深层原因探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3):63-69.
-
6宋赫.翻供预防研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9,0(3):119-122. 被引量:1
-
1许永光,许永亮,许嘉.试论刑讯逼供遏制[J].知识经济,2013(22):39-39.
-
2赵曦.浅议刑讯逼供的成因及社会危害性[J].学园,2012(9):192-193.
-
3刘远.论现阶段刑讯逼供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法学,1995,13(6):37-40.
-
4王雅丽.刑讯逼供的直接诱因和观念诱因的讨论[J].决策探索,2007(01B):65-66.
-
5逄锦温.刑讯逼供罪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审判,2013(3):64-67.
-
6徐春阳.浅析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知识窗(教师版),2011(3X):21-21.
-
7李学宽.一起刑讯逼供案的法律思考[J].刑事司法论坛,2002(1):220-236.
-
8尹久信.也谈刑讯逼供罪的几个问题[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3,1(1):28-32.
-
9杨龙奎,黄士元.刑讯逼供产生的根源与对策探析[J].湖湘论坛,2001,14(5):35-36.
-
10宗禾.变相肉刑属刑讯逼供[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1):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