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19-26,37,共9页
Religious Studies
参考文献28
1 澳大利亚学者柳存仁.《许逊与兰公》[J].世界宗教研究,1985,.
2 澳大利亚学者柳存仁.《由唐迄今的许逊形象》[J].东方宗教,1985,64.
3 荷兰学者K.M.Schipper(施舟人).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s of the T'ang Dynasty" In M.Strickman,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Stein vol.3 Brussels: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Etudes Chinoises,1981.
4 中国学者卿希泰 詹石窗.《许逊与净明道之改革》[J].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
5 张泽洪.许逊与吴猛[J].世界宗教研究,1990,(1).
6 李刚.《唐代江西道教考略》[J].世界宗教研究,1992,.
7 王卡.《隋唐孝道宗源》[A].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00-121页.
8 《净明忠孝全书》卷1《西山隐士玉真刘先生传》,《正统道藏》.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第41册,第496页.
9 《净明忠孝全书》卷5《玉真先生语录别集》,第522页,第520页.
10 《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净明大道说》.
共引文献15
1 郭武.净明道与传统道派关系考述[J] .云南社会科学,2005(3):97-101. 被引量:4
2 郭武.宋以前孝道是否有“教团”崇拜[J] .中国道教,2005(3):29-31.
3 郭武.宋元净明道的修行方法及其现代意义[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25-30. 被引量:2
4 巩本栋,沈章明.20世纪以来苏洵研究综述[J] .文学遗产,2007(5):147-154. 被引量:2
5 徐祖祥.论闾山教对过山瑶道教的影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8):72-76. 被引量:3
6 陈金凤.李冰与许逊——蜀赣道教文化比较之一[J] .宗教学研究,2011(4):14-21. 被引量:2
7 郭武.谌母与兰公:净明道的女性观及其变化[J] .宗教学研究,2012(4):1-6.
8 王路坚.神话·仙话·鬼话——论《说岳全传》之神怪叙事[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9):33-38.
9 雷闻.太清宫道士吴善经与中唐长安道教[J] .世界宗教研究,2015(1):66-81. 被引量:9
10 孔令宏,韩松涛.从许逊信仰看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复杂性[J] .地方文化研究,2019,0(2):33-43.
同被引文献57
1 李新宇.论元赋的历史地位与作用[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45(6):117-123. 被引量:3
2 李平亮.明清以来西山万寿宫的发展与“朝仙”习俗[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101-107. 被引量:8
3 李显光.许逊信仰小考[J] .宗教学研究,1999(3):12-19. 被引量:11
4 宁俊伟.由谱录考许逊与吴猛之关系[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41-43. 被引量:1
5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18-26. 被引量:65
6 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8(2):4-13. 被引量:73
7 曾召南.宋元明皇室崇信真武缘由刍议[J] .宗教学研究,1996(2):40-45. 被引量:14
8 丁培仁.道史小考二则[J] .宗教学研究,1989(Z2):9-15. 被引量:9
9 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 .史学月刊,2005(1):123-128. 被引量:44
10 皮庆生.宋人的正祀、淫祀观[J] .东岳论丛,2005,26(4):25-35. 被引量:22
1 谭希培,谢海斌.实践的价值维度——兼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逻辑主线及其背景[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1):45-49.
2 单渭祥.全国基督教中青年代表人士培训班在赣举行[J] .天风,2013(11).
3 刘本锋.试论净明道“惟人最贵”的伦理价值取向[J] .南方文物,2005(4):99-101.
4 邓凌原.徐童破除迷信救大树[J]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2016(8):67-69.
5 申喜萍.净明忠孝道的美学思想[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38-144. 被引量:2
6 张泽洪.净明道简论[J] .中国道教,1989(3):20-23.
7 丁培仁.净明道[J] .宗教学研究,1983(2):12-13.
8 盖建民.明清道教医学论析[J] .宗教学研究,2000(1):25-30. 被引量:3
9 毛小雨.净明道与戏曲[J] .文学遗产,2000(6):120-122. 被引量:1
10 丁常云.净明道的教义思想及其特点[J] .上海道教,2003(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