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蜕化 被引量:9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早期基督教道德侧重于灵魂的质朴与纯洁。这种强调内在的信心和善意,轻视外在形式和效果的道德观构成了西方伦理思想中的动机论。然而到了中世纪,当基督教会成为凌驾于整个现实社会之上的“上帝之国”时,这种动机论道德观也开始在各种世俗利益的诱惑下发生蜕变,各种外在性的赎罪手段取代了真诚的内在信念,形式化的善功取代了动机性的善良意志。这种注重外在形式的功利态度导致了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普遍虚伪化。
作者 赵林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70-76,共7页 Religio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威利斯顿·沃尔克 孙善玲译.《基督教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 2《新约·罗马书》.第7章第23节.
  • 3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5页.
  • 4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5页.
  • 5霍尔巴赫:《袖珍神学》,单志澄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8页.
  • 6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00页
  • 7黑格尔.《历史哲学》[M].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8—609页.
  • 8黑格尔 贺麟 王太庆 译.《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75页.
  • 9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73页.
  • 10约翰·麦克曼勒斯.《牛津基督教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