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蜕化
被引量:
9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早期基督教道德侧重于灵魂的质朴与纯洁。这种强调内在的信心和善意,轻视外在形式和效果的道德观构成了西方伦理思想中的动机论。然而到了中世纪,当基督教会成为凌驾于整个现实社会之上的“上帝之国”时,这种动机论道德观也开始在各种世俗利益的诱惑下发生蜕变,各种外在性的赎罪手段取代了真诚的内在信念,形式化的善功取代了动机性的善良意志。这种注重外在形式的功利态度导致了中世纪基督教道德的普遍虚伪化。
作者
赵林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2000年第4期70-76,共7页
Religious Studies
关键词
基督教会
动机论
道德
善良意志
西方伦理
上帝
普遍
纯洁
赎罪
世俗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91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11
1
威利斯顿·沃尔克 孙善玲译.《基督教会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2
《新约·罗马书》.第7章第23节.
3
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5页.
4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25页.
5
霍尔巴赫:《袖珍神学》,单志澄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8页.
6
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00页
7
黑格尔.《历史哲学》[M].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8—609页.
8
黑格尔 贺麟 王太庆 译.《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M].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75页.
9
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73页.
10
约翰·麦克曼勒斯.《牛津基督教史》[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共引文献
91
1
方刚.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对相论困境的反思——兼论海德格尔对柏拉图错误的重复[J]
.浙江学刊,2004(4):98-101.
2
石昕晖.
斯多葛派哲学的理性主义倾向[J]
.中州学刊,2004(5):172-174.
被引量:1
3
李琍.
维滕堡公国的宗教政治环境与青年黑格尔的志向[J]
.世界宗教研究,2001(4):88-98.
4
翟志宏.
走进神学中的理性——论阿奎那哲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历史价值[J]
.人文杂志,2004(6):24-28.
被引量:1
5
蒋承勇.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的现代转型——兼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150-161.
被引量:6
6
张世英.
科学与伦理[J]
.江海学刊,2005(1):14-21.
被引量:9
7
赵林.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中的奥古斯丁主义与托马斯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5(1):23-30.
被引量:7
8
李江.
“主体权利”文本解读及其对西欧史研究的意义——阿贝拉尔与爱洛伊丝情感悲剧的个案探析[J]
.史学理论研究,2004(4):68-76.
9
赵立坤,王凌.
论启蒙时代的历史观[J]
.史学理论研究,2002(4):105-115.
被引量:3
10
汪诗明.
中世纪西欧教俗之争宏观背景之剖析[J]
.世界宗教研究,2002(4):65-7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0
1
徐弢.
试论托马斯·阿奎那的意向性学说[J]
.学术论坛,2001,24(1):5-8.
被引量:7
2
刘建军.
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新文化的多重起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3-72.
被引量:17
3
徐奉臻.
现代性与现代化辨析[J]
.学习与探索,1999(1):92-95.
被引量:3
4
黄裕生.
如何理解上帝:从证明到相遇?——从托马斯到别尔嘉耶夫[J]
.浙江学刊,1999(6):17-24.
被引量:6
5
居乌里安纳·里密提,谢书林.
J.A.夸美纽斯评传[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85(1):42-53.
被引量:2
6
祝青山.
中世纪宗教文化与近代科学精神[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2):32-35.
被引量:4
7
S.N.艾森斯塔德,晓良.
论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J]
.国外社会科学,1991(12):3-7.
被引量:2
8
陈曦文.
论中世纪西欧基督教的精神禁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5):25-32.
被引量:1
9
樊浩.
道德体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资源难题[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1):11-15.
被引量:5
10
谢鸿昆.
中世纪基督教对近代的主要贡献[J]
.中国天主教,2001(2):30-3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程华.
略论基督教文化对文艺复兴的人文孕育[J]
.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17(4):14-15.
2
赵林.
罪恶与自由意志——奥古斯丁“原罪”理论辨析[J]
.世界哲学,2006(3):77-85.
被引量:26
3
胡婕.
《神曲》与《红楼梦》文化特点之比较[J]
.丝绸之路,2011(4):76-77.
被引量:1
4
袁名松.
道德蜕化中的道德情感原因探析[J]
.安顺学院学报,2011,13(3):36-38.
被引量:1
5
陈培永,赵金英.
传统社会道德状况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启示[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92-97.
6
吴元发.
从德性到规则:道德教育的古今之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1):49-52.
被引量:7
7
郭晓霞.
道德剧与英国中世纪后期的伦理寻求[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4):139-146.
被引量:1
8
夏英明.
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神学性与超越性[J]
.教学研究,2019,42(1):118-124.
被引量:3
9
刘素民.
永远的阿奎那(上)——中外托巴斯·阿奎那研究回顾与分析[J]
.哲学动态,2003(8):45-48.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薛晓阳.
价值观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从中国哲学“心”的总体意识论起[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08-117.
被引量:6
2
樊小贤.
自由意志与道德“应该”的界限[J]
.人文杂志,2008(4):16-22.
被引量:2
3
黄济鳌.
从理性到信仰:西方自由观的转向——对奥古斯丁信仰自由观的一种解读[J]
.现代哲学,2010(3):67-72.
被引量:2
4
修倜.
喜剧美学:从“表象自由”到“人性自由”——由康德到席勒的理论推进[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6):81-88.
被引量:6
5
许慧芳.
原罪的法律隐喻(上)——兼论西方法律传统的神学渊源[J]
.天风,2012(1):28-30.
被引量:1
6
向青山.
奥古斯丁与康德自由意志理论的比较[J]
.天府新论,2012(2):23-27.
被引量:1
7
姜桂芬.
解构《发条橙》之反面乌托邦主题[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29(4):123-126.
被引量:1
8
袁名松.
论道德认识与道德蜕化[J]
.安顺学院学报,2012,14(6):79-82.
9
卢国琪.
我们需要假定一个上帝——康德道德宗教哲学的逻辑指向[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15(5):5-9.
10
赵双,薛晓阳.
从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情感教育论道德教育的结构[J]
.中国德育,2018,13(24):16-20.
被引量:2
1
李蕴慧.
个人主义价值观反思[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1(2):64-65.
2
万俊人.
萨特伦理思想研究[J]
.哲学动态,1987(3):22-25.
3
李蜀人.
在传统与现代伦理学之间——西季威克伦理思想述评[J]
.道德与文明,2012(3):51-61.
4
方子.
生命常新[J]
.天风,2008(2):33-33.
5
胡凯恒.
简析康德“善良意志”之“善良”[J]
.文学教育(中),2010(10):19-19.
6
翁振伟.
蜕·超越[J]
.雕塑,2016,0(B06):60-60.
7
崔莉.
从意大利基督教会的世俗化趋向读解《十日谈》[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8(4):11-17.
8
谢永琴.
从自由意志角度看《觉醒》中爱德娜的选择与沉沦[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5,14(3):84-86.
9
伦.
《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出版[J]
.道德与文明,1985(1):46-46.
10
徐晋.
西方对“良心”的丰富和发展及其现实意义[J]
.克拉玛依学刊,2010,13(6):262-263.
宗教学研究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