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
被引量:11
A New Review of On Singing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7-102,共6页
Mus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85
-
1张建华,余虹.先秦时期:中国唱论的萌芽和产生[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9(4):66-83. 被引量:1
-
2赵后起.古代唱论选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1(4):87-87. 被引量:2
-
3孙逊.论“一体两翼”的新型生态声乐教育模式[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3):92-94. 被引量:2
-
4顾旭光.字正腔圆辨析[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5(2):53-55. 被引量:4
-
5陈四海.试论我国古典声乐中的气·字·声[J].人民音乐,1997(2):18-20. 被引量:10
-
6琚清林.从《梦溪笔谈》探北宋唱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2(5):45-47. 被引量:4
-
7姚文放.平民主义戏剧美学的初澜——元代戏剧美学概论[J].江汉论坛,1991(6):54-60. 被引量:1
-
8刘明澜.唐宋词乐演唱艺术初探[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0(2):54-61. 被引量:5
-
9修海林.古代声乐演唱理论拾穗[J].中国音乐,1988(2):44-46. 被引量:15
-
10杨宁静.法寓于无法之中——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中发声法的初步探索[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85,3(1):36-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11
-
1李雪梅.《唱论》研究的动因及其他[J].艺术教育,2009(6):82-83.
-
2赵璐.燕南芝庵《唱论》的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09(3):145-149. 被引量:6
-
3赵璐.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民族音乐,2011(2):4-5. 被引量:1
-
4李雪梅.我国最早的声乐论著《唱论》研究综述[J].广播歌选,2008,0(5):60-61.
-
5刘林利.论中国古典唱论的当代价值[J].音乐创作,2012(9):119-121. 被引量:2
-
6黄春燕.燕南芝庵及其《唱论》对古代戏曲声乐理论的影响[J].兰台世界(下旬),2013(9):107-108.
-
7郭小青.《唱论》“三过声”小议[J].中国音乐,2014(4):94-97. 被引量:1
-
8闫铮.晋北道情及其音乐发展流变[J].黄河之声,2015(23):97-98.
-
9周媛.“跨界”视野下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微调[J].音乐创作,2017(11):161-163.
-
10金涛.《唱论》中“歌之格调”的诠释[J].艺术教育,2019,0(6):58-5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
-
1王梦赫.读《唱论》观古今声乐学习之通用[J].歌海,2014(3):96-99.
-
2刘刚.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5,0(16):148-148. 被引量:11
-
3刘海燕.中国传统声乐唱论在当代民族声乐表演教学中的理论价值解读[J].丝路视野,2017,0(27):106-107. 被引量:1
-
4汪明嘉.“余音绕梁”——中国古代民族声乐技法的现代价值[J].北方音乐,2017,37(24):31-31.
-
5周颖.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24):116-116. 被引量:1
-
6石丹琼.《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中关于声乐作品表情达意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20):14-14.
-
7金涛.《唱论》中“歌之格调”的诠释[J].艺术教育,2019,0(6):58-59. 被引量:1
-
8李雅倩.《唱论》在中国音乐史中的价值探析[J].艺术评鉴,2020,0(3):1-2. 被引量:1
-
9李晓舰.审美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北方音乐,2020(21):173-175. 被引量:6
-
10范义付,冯效刚.中国古代声乐文献研究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5):43-47.
-
1严凤.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音乐研究,2000(2):81-87. 被引量:13
-
2黄春燕.燕南芝庵及其《唱论》对古代戏曲声乐理论的影响[J].兰台世界(下旬),2013(9):107-108.
-
3康康.“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新释[J].黄河之声,2013(16):111-111.
-
4康艺佳.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字正腔圆”探析[J].当代音乐,2015(21):67-68.
-
5蒲亨强.道教声乐研究漫谈[J].民族艺术,1990(2):112-114.
-
6邬小中.关于民族唱法的创新与发展[J].铜仁学院学报,2007,1(4):73-75.
-
7葛英.京剧声乐美学[J].戏剧之家,2000(1):37-38.
-
8薛良.气息的运用[J].中国音乐,1982(4):78-83. 被引量:1
-
9姚颖.金元时期磁州窑书法装饰艺术的成因分析[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8(4):64-66.
-
10张燕.《唱论》歌唱方法与技巧及其对当代民族声乐的借鉴意义[J].科技视界,2012(23):147-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