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年第1期207-208,共2页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75
-
1刘刚,汪新庆,赵温霞,吴冲龙,欧阳建平.《计算机辅助区域地质填图实习系统》的研制与基地班野外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地质教育,2001,10(3):32-35. 被引量:8
-
2钱建平.在构造地质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J].中国地质教育,1999,8(2):24-25. 被引量:3
-
3钱建平,胡云沪.问题式评价法——以《地球科学概论》为例谈谈公共选修课的考核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1):209-210. 被引量:5
-
4钱建平.广西灌阳地区碳酸盐岩层滑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系统[J].矿物学报,1994,14(4):348-356. 被引量:13
-
5钱建平,胡云沪,庞保成,冯佐海,张晓虹.加强普通地质实习基地建设 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2):349-351. 被引量:19
-
6郭春燕.美国小班教学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7):50-53. 被引量:21
-
7张明华.数字化地质填图技术及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6(1):11-16. 被引量:17
-
8曹巍,童庆炳,王霁,严士健,李彬,刘庆昌.高校教材问题谈[J].大学出版,2006(1):11-22. 被引量:18
-
9孟宪来.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地质人才培养——在“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1-3. 被引量:24
-
10周鼎武,赖绍聪,张成立,张复新,张云翔.地质学实践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06,15(4):47-53.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11
-
1钱建平,胡云沪,庞保成,冯佐海.《基础地质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1):123-127. 被引量:4
-
2钱建平,冯佐海,张桂林,胡云沪,余勇,庞保成.基础地质教育阶段的“兴趣驱动—实践贯通—强化能力”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3):90-95. 被引量:11
-
3钱建平,胡云沪,陈三明,冯佐海,余勇,刘苏桥.创建基础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1):80-85. 被引量:2
-
4缪秉魁,吴志强,冯佐海,王葆华.强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以桂林理工大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高教论坛,2012(5):15-18. 被引量:12
-
5何金先,屈争辉,汪吉林,沈玉林.野外地质填图实习教学环节与改革优化措施——以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6(9):116-118. 被引量:13
-
6沈文杰,杨志军,何俊国.高校野外地质填图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40-142. 被引量:3
-
7肖正辉,曹运江,杨荣丰.提高野外地质填图实习质量的措施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2):70-73. 被引量:2
-
8吴灿灿,曹静,冯松宝.地方高校地质填图实习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与探索[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0(12):54-56. 被引量:1
-
9马宝军,杨克基,申方乐,王芳,张祥信,张福祥.地质填图实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2,45(6):142-146. 被引量:1
-
10方乙,郗爱华,范翔宇,葛玉辉,王挽琼.国内外地质学专业实习教材对比与启示[J].中国地质教育,2019,28(1):90-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48
-
1舒娟,王鲸,隆长福,徐健,余慧娟.刘家场地学实习基地现状与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4(7):181-183.
-
2胡作维,李云.“沉积岩石学”实验教学规律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6):149-150. 被引量:7
-
3彭远新,赵全科.《地质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4):23-24. 被引量:1
-
4文美兰,王葆华,罗先熔.“基础地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8,17(3):86-89. 被引量:8
-
5钱建平,胡云沪,陈三明,冯佐海,余勇,刘苏桥.创建基础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1):80-85. 被引量:2
-
6刘伟,缪秉魁,廖庆园,荆元.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与探索——桂林理工大学地质教育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J].中国地质教育,2009,18(4):73-76. 被引量:3
-
7胡海燕.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实验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0(2):201-202. 被引量:1
-
8文彦君.“地质学基础”综合性实验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2):44-47. 被引量:8
-
9杨高学,李永军,杨宝凯.如何提高地质类大学生实习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4):93-95. 被引量:23
-
10钱建平,陈宏毅,白艳萍.如何应对地质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变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6-19. 被引量:3
-
1孟昭学.突出能力本位 加强测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四川测绘,2001,24(4):186-187. 被引量:2
-
2周金龙,张建文.野外地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方法—分层定性定量综合考核法…[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1993,15(3):45-49.
-
3马艳平,桂和荣,黄淑玲.浅谈现代教育观念下地质填图实习教学改革[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4):146-147. 被引量:1
-
4韩惠,闫浩文,杨树文,段焕娥.《计算机地图制图》双语课程的实践与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13,11(4):165-166. 被引量:2
-
5沈杰.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建设思考[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1):265-265. 被引量:2
-
6孟硕.工程地质教改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技博览,2009(30):179-179.
-
7喻怀义.地籍与房地产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界(高等教育),2013(5):95-96. 被引量:1
-
8李红霞,张小娜.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教改的研究与探索[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Z):44-44. 被引量:1
-
9石油物探局第一次物资装备工作会议召开[J].物探装备,1998,8(2X):30-30.
-
10谢学锦,叶家瑜,鄢明才,周国华.川滇黔桂7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编制中分析方法与分析质量研究(三 )——考核不同实验室分析质量的新方法[J].地质通报,2003,22(1):1-11.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