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
3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将精制的抗入IgG抗体致敏羊红细胞作为指示剂,用于直接指示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从而建立了新型的简易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可用于血小板血型的研究,检测血小板自身及同种抗体,检测表面结合IgG抗体,解决了交叉配合试验难题。本法简易、快速、稳定、敏感特异性强。指示细胞可长期保存,已组成试剂盒有利于推广应用。
作者
刘达庄
包于勤
出处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2期642-644,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关键词
血清学技术
血型
血小板
抗体
分类号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48
引证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246
参考文献
1
1
吴国光,中华血液学杂志,1988年,9卷,5期,258页
同被引文献
248
1
虞积仁.
血小板同种免疫的研究进展[J]
.中国输血杂志,1993,6(2):108-112.
被引量:12
2
潘秀英,徐开林,鹿群先,万美蓉,徐怀善,方宪勇,兰炯采,米新玉,郑世荣.
输血后HLA及血小板相关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J]
.中国输血杂志,1993,6(2):65-67.
被引量:18
3
刘达庄,陆萍,王健莲,包于勤,吴国光.
血小板同种抗体与输血效果[J]
.中国输血杂志,1993,6(2):76-77.
被引量:29
4
骆群,刘景汉.
输血引起的免疫排斥、耐受与抑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2):152-154.
被引量:12
5
李敬兰,曹金霓.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与防治[J]
.中国输血杂志,1994,7(4):217-219.
被引量:45
6
蒋惠源,吴国新,张威,赵益明,奚晓东,阮长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自身抗体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4,15(3):120-122.
被引量:21
7
刘达庄,陆萍,王健莲,包于勤,吴国光.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Sib^a抗体)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3):115-117.
被引量:21
8
柳剑英,朱平.
血小板输注免疫反应的预防[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5,18(5):289-291.
被引量:5
9
李锡金,刘景汉,马曙轩,王青梅.
血小板输血的临床应用观察[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5,20(3):236-236.
被引量:10
10
王毅,蔡计荣,何路军,曹桂慈,吴晨.
血小板输注与血小板免疫关系探讨[J]
.河北医药,1996,18(3):184-18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7
1
罗广平,骆宏,张润青,张文春,姬艳丽,付涌水.
一种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试剂盒的研发[J]
.热带医学杂志,2019,19(11):1340-1342.
被引量:2
2
叶萍,康炜,陈玫,胡荣花,闫金松,宋振岚.
解决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学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3):186-188.
被引量:1
3
古秀泉,方代华,陈和银.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ITP诊断关系探讨[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19(3):245-246.
4
申卫东,覃小青,黄东辉.
输血所致发热性输血反应15例报告[J]
.医学文选,2004,23(5):629-630.
被引量:1
5
宫济武,周航,林东,刘燕明,孙峥,田立红.
戊二醛快速包被血小板的血清学技术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1,3(3):28-29.
6
刘敬闪,任静,石翠英,王振雷,张静,何路军,赵云珠.
血小板疑难配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特异性分析及解决对策1例[J]
.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48-249.
被引量:3
7
覃小青,申卫东,焦伟,朱春丽.
血小板血型抗体与反复流产关系的研究[J]
.广西医学,2005,27(10):1558-1559.
被引量:3
8
范厚臻.
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意义与方法学进展[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0):856-857.
被引量:11
9
王红梅,廖艳秋,朱梅红.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及血小板交叉配型的临床应用[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8(3):195-197.
被引量:9
10
黄慧,冯明亮,刘达庄.
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14(6):1262-1267.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46
1
王晓伟,邵春燕,张菁,任苓苓,卓海龙,骆群.
北京地区HPA1-6,15基因库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0,28(1):296-299.
被引量:9
2
罗广平,骆宏,张润青,张文春,姬艳丽,付涌水.
一种新型血小板交叉配型试剂盒的研发[J]
.热带医学杂志,2019,19(11):1340-1342.
被引量:2
3
黄可.
献血者血液常规的变化对血小板质量以及献血者健康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105):153-154.
4
穆士杰,张献清,陈晨,夏爱军,孙文利.
交叉配合试验在血小板输注中的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z1):51-52.
5
李秋岭,李华.
血小板输注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0):43-44.
被引量:3
6
程明刚,陈勇,陈群蓉.
2000-2004年成分血和全血的临床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3):128-129.
被引量:1
7
张力,赵晓薇.
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分析[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08,30(S1):622-623.
8
刘海波,卢小东,邵启祥.
血小板配型输注的临床应用[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3(6):538-539.
被引量:3
9
叶有玩,胡劲辉,肖庆,邓文,韦庆文.
滤除白细胞输血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8):42-43.
10
吕蕾,杨丽红.
血小板输注在血液病中的治疗技巧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9):2616-2616.
被引量:1
1
李川晟,刘达庄.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1):10-10.
2
包承鑫,范启修.
血小板血型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1,14(6):374-377.
3
刘莹,李勇.
血小板血型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J]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0,23(2):141-146.
被引量:2
4
宋淑清,夏鲁宁.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3A):646-646.
被引量:3
5
黄如欣,赵春红.
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新进展[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2(3):69-72.
被引量:1
6
韩玉凤,张洪涛.
用固相红细胞吸附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及交叉配合试验的探讨[J]
.陕西医学检验,1992,7(2):102-104.
7
朱奕,伍昌林,党鑫堂,李岚.
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30-1131.
被引量:19
8
李慧莲,李静玲.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的影响因素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11):1315-1316.
被引量:2
9
郑琼珍,单桂秋,陈雨蔚,邓彩芳.
微柱凝胶法配血试验的局限性[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2):177-178.
被引量:10
10
王怡,吴迪,杨丹,刘秀梅.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8):3984-3985.
被引量:1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