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热病重症的病机特征初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病重症是外感急性热病的极期,按卫气营血辨证,此时邪热不仅从气深入营血,而且变证丛生,极易出现危候。如属热病范畴的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症肝炎、中毒性肺炎、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病重势急,均可发展至休克、DIC、多脏器衰竭,进而危及生命。因此,探讨热病重症的主要病机,掌握其特点及演变规律。
作者
周学平
机构地区
南京中医学院
出处
《中医药研究》
1993年第3期11-13,共3页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热病
重症
病机
分类号
R255.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徐应抒,李跃英,王德华,钱永龄,邬关德,彭素岚,廖大忠,欧亚龙.
解毒化瘀汤治疗温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90,5(3):15-19.
被引量:14
2
徐德先,纵瑞森,唐文轩,钱茂,王洪珠.凉血化瘀法治疗重症流行性出血热——附450例总结[J]中医杂志,1985(08).
3
张文选,张学文,郭谦亨.从流行性出血热探温病血分的毒瘀交结证[J]中医杂志,1983(10).
4
孟宪益,宋乃明,陶彩娣,陈丽蓉,沈琍菲,许才琴,陈光铎,李家琦,盛兰民,陈庆年.从血液流变学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卫气营血辨证的机理[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06).
共引文献
13
1
余林中,吴锐,黄泳,雷载权,沈映君.
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5):4-6.
被引量:21
2
雷春萍,李勇华.
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概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2):1222-1223.
被引量:9
3
孟娟,魏嵋.
慢性乙型肝炎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及其相关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6,29(6):555-556.
4
武斌,魏嵋.
中西医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并发内毒素血症的研究进展[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2):5103-5104.
5
吴涛,柳涛,郑培永,邢练军,季光.
清肝活血方及其拆方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1):1145-1151.
被引量:2
6
朱为坤,陈扬荣,张喜奎.
温病早期血瘀初探[J]
.福建中医药,2009,40(6):50-51.
被引量:1
7
李建生.
中医药抗内毒素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二)[J]
.河南中医,1999,19(4):66-69.
被引量:7
8
常明向,吴梅梅,刘浩.
利胆排毒口服液抗兔内毒素血症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1906-1906.
被引量:5
9
余林中,黄泳.
调胃承气汤对家兔内毒素血症的解毒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9,10(6):347-348.
被引量:10
10
吴梅梅,常明向,刘浩,杨健.
瘟必清口服液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及家兔影响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2014,36(12):18-19.
同被引文献
38
1
杨进,孟澍江.
滋养阴液在温病营血分证中之应用[J]
.中医杂志,1992,33(5):9-11.
被引量:22
2
张伟,张亚琨,田亚莉,薜卫宁,王娟,梁娟.
中药敷脐控制乙脑高热的观察[J]
.现代护理,2004,10(8):765-765.
被引量:2
3
王茜.
针刺治疗高热30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5,14(1):21-21.
被引量:4
4
林培政,彭胜权,郑其进.
刘氏湿热清治疗外感高热临床观察[J]
.新中医,1994,26(4):23-26.
被引量:9
5
王志英,金妙文.
周仲瑛治疗病毒感染性高热的经验[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11):482-483.
被引量:6
6
余甘霖.
温热病高热证治浅析[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6):548-549.
被引量:4
7
邵念方,骆丰.
高热与毒邪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1995,4(6):268-269.
被引量:11
8
黄彬.
徐富业教授应用石膏治疗外感高热经验撷要[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9):868-868.
被引量:4
9
宋奎菊,易华明,刘琼.
复方银薄退热液擦浴降温效果评价[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2(3):63-63.
被引量:7
10
杨毅,肖万泽.
涂晋文教授论治外感高热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10):18-1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廖广辉,王毅,周祯祥.
中医药治疗外感高热的思路与方法[J]
.湖北中医杂志,2008,30(4):23-26.
1
过伟峰,周仲瑛.
外感热病重症气热传营的辨识及其意义[J]
.中医杂志,1999,40(8):457-459.
被引量:4
2
张志明.
姜良铎教授治疗热病重症经验举隅[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5):512-512.
被引量:1
3
毛炯.
略谈脾阴虚证的病机特征[J]
.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1):510-511.
被引量:2
4
周学平.
厥脱证病机特征探析[J]
.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29-130.
被引量:8
5
杨照华,张海燕,夏进娥.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诊治举要[J]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40-1041.
被引量:2
6
方春芝.
沈舒文教授运用半夏泻心汤治胃肠病经验[J]
.四川中医,2011,29(7):19-20.
被引量:2
7
王亚林,叶放.
试论多因复合是脑动脉硬化的基本病机特征[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12-114.
被引量:4
8
吴巧敏,赵艺初,韩艺凡,杜庆红,万亮琴,李卫红.
基于古今医家论著对酸枣仁汤中“酸枣仁”实质的思考[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2):262-264.
被引量:9
9
焦扬,吴志松,曹芳.
雾霾致病的病因病机特征初探[J]
.中医杂志,2016,57(9):740-742.
被引量:22
10
谢建群,李国霞,马贵同,龚丽萍,陆雄.
疏肝健脾汤防治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5):26-28.
被引量:21
中医药研究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