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高产理论和技术途径之概述与展望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光能利用率和干物质生产理论是作物高产的基本理论。从作物光合作用和物质生产角度研究玉米的高产理论和技术,探讨物质生产诸因素与高产性能的关系,掌握作物在更换品种或改进栽培技术中形成产量差异的实质,可确定更加有效的栽培技术或育出更加优良的高产品种。 本文以光能利用率和干物质生产理论为基础,就玉米栽培和品种改良范围内所见,在评述已有的高产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探讨玉米高产再高产的技术途径。
作者
薛吉全
机构地区
陕西省农科院粮作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3年第1期46-49,共4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产量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42
同被引文献
137
1
滕树川.
不同密度对夏播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76-77.
被引量:23
2
刘克礼,高聚林,吕淑果,崔文芳,李伟,刘文,宋瑞勇.
不同类型玉米饲用栽培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41-44.
被引量:38
3
赵化春,韩萍.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
.玉米科学,2001,9(z1):34-38.
被引量:89
4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邰书静.
不同类型饲用玉米高产栽培密度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z1):124-127.
被引量:23
5
马超,黄晓书,李鹏坤,卫丽.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果穗叶生理功能衰退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50-53.
被引量:11
6
马俊峰,刘天学,董朋飞,职承斌,李潮海.
浚单20不同密度群体冠层微生境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54-58.
被引量:6
7
柳延涛,李鲁华,陈树宾,王友德,郭斌,段震宇,王婷.
种植密度对绿洲农区高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3):134-139.
被引量:13
8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王满意,贾育恒,任建宏.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源库调节对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9-13.
被引量:21
9
毛琼国,白云.
提高转基因表达策略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0):9-12.
被引量:7
10
饶大恒,邹细标.
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
.江西农业科技,1993(3):26-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7
1
李振华,张培英,焦光纯,胡国良.
玉米高产生理指标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1):34-43.
被引量:12
2
薛吉全,鲍巨松,杨成书,马国胜,胡小平,王林栋.
玉米不同株型群体冠层特性与光能截获量及产量的关系[J]
.西北农业学报,1995,4(1):29-34.
被引量:25
3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邰书静.
两种不同用途饲用玉米的物质生产与分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4):61-64.
被引量:2
4
陈润玲,赵保献,雷晓兵,梁晓伟,王向阳,李林.
玉米新品种洛玉1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20-1821.
被引量:7
5
朱玉芹,蔡鑫茹,岳玉兰.
国内外农作物增产技术研究水平对比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20-22.
被引量:1
6
路海东,薛吉全,马国胜,张延军.
粮饲兼用型玉米陕单8806高产栽培技术与生理研究——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的群体生理特性研究[J]
.草业学报,2007,16(2):118-123.
被引量:14
7
史文娟,董召荣,汪本忠,戴明伙,连亚楠,方玉,姚佐文.
施氮对江淮地区饲用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674-676.
被引量:3
8
谢代容,梁小建.
不同移栽期对杂交玉米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4):45-45.
被引量:1
9
陈海军.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11):67-69.
被引量:2
10
胡巍巍,赵会杰,李洪岐,袁利刚,赵雪娟,郑静静.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冠层光合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1):23-27.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142
1
张力,付斌军,郭斌.
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新玉2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技服务,2007,24(12):8-8.
2
李洪勋,吴伯志.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z1):66-69.
被引量:28
3
姚运生,罗新兰,王秉昆,戴俊英.
玉米植株形态生长的模拟[J]
.玉米科学,2000,8(z1):30-32.
被引量:8
4
胡萌,魏湜,杨猛,矫海波,魏玲,王燚,吉彪.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103-107.
被引量:62
5
陈立军,唐启源.
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J]
.作物研究,2008,22(S1):428-434.
被引量:13
6
杨国栋,周宝利,付亚文,张恩平,李沫.
茄子不同群体结构光合特性、干物质分配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园艺学报,2004,31(5):603-606.
被引量:24
7
郭江,肖凯,郭新宇,张凤路,赵春江.
玉米冠层结构、光分布和光合作用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5,13(2):55-59.
被引量:72
8
王立敏,魏永霞,王超,王斌.
节水抗旱组合技术措施对玉米产量形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05,24(3):23-26.
被引量:6
9
赵宏伟,邹德堂,袁丽梅.
氮肥施用量对不同品种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种子世界,2005(8):23-25.
被引量:2
10
武志海,王晓慧,陈展宇,张治安,徐克章.
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的研究[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355-359.
被引量:13
1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许晓萍.
小麦品质生态研究概述与展望[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6):42-44.
被引量:32
2
蒋菊生.
热带农业系统研究概述与展望[J]
.热带作物科技,1996(1):33-36.
3
魏雪艳.
水稻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52-52.
被引量:2
4
孙淑玲,杨志萍,许淑英,懂玉连.
籽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8(5):55-55.
5
刘洋.
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2004(9):7-7.
6
王崇桃,李少昆,赵明.
主要增产措施对玉米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7,5(2):58-60.
被引量:7
7
水文义.
提高水稻高产的几项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2):8-8.
8
谢秀辉.
针对大豆重迎茬问题采取的优化栽培技术模式[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3):35-36.
9
刘继华.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J]
.中国种业,2012(3):64-64.
10
农业工程[J]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7,13(14):3-3.
作物研究
199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