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中稻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及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油优63为材料,进行了中稻10个去叶处理与头季稻及再生稻穗重和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即倒1叶>倒2叶>倒3叶>倒4叶及以下叶,但其作用程度不同。齐穗期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产量的作用较小,而对再生稻产量则有显著影响。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灌浆结实的作用与基部光照度呈显著正相关。头季稻茎鞘干物重与再生稻产量及穗粒结构呈极显著正相关。
作者
徐富贤
洪松
机构地区
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
出处
《作物研究》
1993年第2期22-26,共5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中稻
再生稻
叶片
产量
杂交稻
分类号
S51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6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80
同被引文献
236
1
李义珍,黄育民,陈子聪,蔡亚港,黄海明.
再生稻丰产技术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1991,11(1):1-12.
被引量:35
2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王贵雄,杨大金,刘康.
川东南杂交中稻超稀栽培对稻米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5):686-691.
被引量:28
3
郑景生,林文,卓传营,方宣钧,林文雄.
再生稻根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4):106-109.
被引量:24
4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谢戎,王贵雄.
强化栽培对杂交中稻籽粒充实度的影响及其与源库结构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22-526.
被引量:21
5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
水稻产量源库关系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3,14(3):47-53.
被引量:68
6
王家兴.
汕优63再生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1989(10):8-9.
被引量:3
7
蔡典雄,王小彬,高绪科.
关于持续性保持耕作体系的探讨[J]
.土壤学进展,1993,21(1):1-8.
被引量:24
8
刘保国,张修清,王光明,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汕优63生长后期及其再生稻的光合产物分配规律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78-381.
被引量:22
9
刘保国,王光明,张修清,万兆良,黄友钦,任昌福.
头季稻后期光合产物与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关系[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5):382-385.
被引量:35
10
张洪,陈国惠,刘仕琳,王贵学,任昌福,黄友钦.
四川省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5(6):483-488.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0
1
徐富贤,洪松.
施氮对杂交中稻再生力影响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4,8(4):14-16.
被引量:10
2
徐富贤,洪松.
再生稻穗部性状与母茎叶片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1995,8(1):8-12.
被引量:26
3
朱永川,熊洪,张林,张乃周,郭晓艺,刘茂,徐富贤.
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225-1231.
被引量:4
4
徐富贤,熊洪,洪松.
杂交中稻单茎茎鞘干物重与再生力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4):34-43.
被引量:13
5
龚金龙,张洪程,李杰,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德剑,华正雄,沙安勤,周有炎,罗学超,刘国林.
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及系统理论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417-424.
被引量:75
6
周晓彬,龚德平,段洪波,舒冰,徐国华,唐浩月,范玉刚,刘义荣,徐明建.
水稻抽穗前期剪去上部三片功能叶对产量结构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609-2612.
被引量:5
7
徐富贤,熊洪.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系统理论与途径[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3):1-4.
被引量:2
8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蒋鹏,郭晓艺,刘茂.
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9):1702-1717.
被引量:143
9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刘茂,蒋鹏,郭晓艺,周兴兵.
南方稻区杂交中籼稻高产品种的库源结构及其优化调控规律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10):1285-1299.
被引量:16
10
何迷,李小波,黄静,黄光福.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J]
.农学学报,2022,12(8):1-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80
1
时祖胜,时怡陶.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趋向[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58-60.
被引量:3
2
赵如飞,杨德生,刘思成,张作林,黄见良.
现代彩色稻稻田艺术景观制作及再生稻应用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S01):54-57.
被引量:2
3
李伟,屠乃美.
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5-239.
被引量:9
4
易镇邪,屠乃美.
再生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2,16(S1):230-234.
被引量:20
5
丁彦,周清明.
水稻再生力利用研究及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11-14.
被引量:14
6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05,31(4):506-510.
被引量:28
7
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
杂交水稻腋芽再生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4):323-327.
被引量:7
8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万先齐,王贵雄.
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6,21(2):46-49.
被引量:6
9
任天举,蒋志成,王培华,李经勇,张晓春,鲁远源,刘贤双.
杂交中稻再生力与头季稻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作物学报,2006,32(4):613-617.
被引量:32
10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王贵雄.
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与头季稻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J]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33-837.
被引量:13
1
杨建昌,朱庆森,曹显祖.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2,25(4):7-14.
被引量:109
2
徐和钧,计春度,周惠清,沈美华.
小麦抽穗后光合器官对穗重形成作用的探讨[J]
.小麦研究,1999,20(1):17-21.
被引量:1
3
徐富贤,郑家奎,朱永川,熊洪,王贵雄.
杂交中稻再生力的鉴定方法[J]
.作物学报,2005,31(4):506-510.
被引量:28
4
郭宜新,孙光天,夏卫国.
邳州市2009年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4):74-75.
被引量:1
5
张松令,刘玲玲.
不同栽培因素对旱地小麦产量形成的作用研究[J]
.小麦研究,2000,21(4):1-5.
6
刘裕龙.
机插水稻功能叶对产量形成作用的初步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1,19(3):5-8.
7
郭良珍,刘绍友.
小麦对禾谷缢管蚜抗性形成因素的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1999(4):21-21.
8
崔鸣,陈和润,潘鹤梅,赵兴喜.
魔芋生防菌防病增产试验示范简报[J]
.农业与技术,2014,34(6):31-31.
9
陆虎华,陈国清,胡加如,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氮肥运筹对苏玉糯5号鲜穗产量形成的作用[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63-65.
被引量:3
10
徐富贤,熊洪,洪松.
杂交中稻单茎茎鞘干物重与再生力的关系及其高产栽培途径[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4):34-43.
被引量:13
作物研究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