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冷轧汽车板生产工艺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实践和理论上分析了酸洗、冷轧、热处理和平整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与本厂改造配套设备相结合,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使冷轧汽车板的整个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者
张文元
机构地区
鞍钢冷轧薄板厂
出处
《鞍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29,共8页
Angang Technology
关键词
汽车钢板
酸洗
热处理
精整
冷轧
分类号
TG335.5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3
1
张顺才.
超深冲冷轧钢板St14ZF退火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的探讨[J]
.宝钢技术,1994(1):41-45.
被引量:3
2
郭东城,张樑.
低碳钢薄板中游离渗碳体形态对常规机械性能的影响[J]
.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4,15(1):79-83.
被引量:3
3
康永林,唐荻,王先进.
汽车板生产技术讲座(二) 汽车板的成分组织及工艺控制[J]
.轧钢,1996,13(6):53-56.
被引量:6
4
肖爱达,黎先浩.
涟钢CSP冷轧基板强度控制研究[J]
.河南冶金,2006,14(B09):139-142.
被引量:3
5
王利.
汽车用高强度IF薄钢板[J]
.宝钢技术,1997(1):58-61.
被引量:30
6
王学琴.杯突值对LY12铝板冲压性能的影响.柴油机设计与制造,1995,(3):63-64.
7
田村今男著 王国栋 刘振宇 熊尚武 等译.高强度低合金钢的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50-79.
8
鲁茨·迈耶.带钢轧制过程中材料性能的优化[M].赵辉译.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9
湖南省机械工程协会锻压分会.冲压工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0
马鸣图.双相钢-物理和力学冶金[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
引证文献
5
1
王新云,赵嘉蓉.
冷轧冲压用高强度汽车板[J]
.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1998,21(2):161-165.
被引量:3
2
罗孟良,温德智,吴光亮,陈振华,尹红国.
用Q345A热轧板开发冲压用高强钢的实验研究[J]
.矿冶工程,2009,29(4):99-102.
被引量:4
3
贾冬梅.
提高冷轧退火板产品合格率的研究[J]
.钢铁研究,2009,37(5):21-25.
被引量:1
4
许斌,刘春明,安成强,王双红,于晓中.
冷轧钢板表面清洁度对耐蚀性的影响[J]
.材料与冶金学报,2010,9(4):277-281.
被引量:7
5
李四军,齐克敏,叶何舟,高毅,尹红.
平整对08Al钢冷轧薄板性能影响的研究[J]
.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2):29-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张俊杰.
退火后汽车钢板冷轧压下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J]
.冶金管理,2021(19):40-41.
2
刘现翠,苏兰海,李忠富,付志林,张清东,贺春.
宝钢2030酸洗机组中拉矫机和平整机的延伸率分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27(5):609-612.
被引量:20
3
乔立峰,张红梅,刘振宇,王国栋.
高强细晶IF钢微观形貌的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0):1417-1420.
4
李慧琴,邢淑清,麻永林,张晓燕.
冷轧带钢平整工艺优化研究[J]
.轧钢,2011,28(4):16-19.
被引量:8
5
王敏莉,郑之旺,肖利.
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工艺对St37-2G结构用冷轧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12,36(5):42-46.
被引量:1
6
叶姜,刘华山,刘毅敏.
St37-2G结构用冷轧板再结晶温度探讨[J]
.物理测试,2014,32(5):18-20.
被引量:3
7
魏烈省,唐艳秋,王磊.
干平整对钢板表面耐蚀性的影响[J]
.现代冶金,2015,43(4):1-4.
8
沈萍,唐艳秋,王磊,刘红艳.
冷轧钢板在生产过程中的表面耐蚀性[J]
.腐蚀与防护,2016,37(2):140-143.
被引量:4
9
方百友,杨敏娜,贺泽邦,卢琳.
残留物对冷轧汽车板耐蚀性能的影响[J]
.中国材料进展,2016,35(5):396-400.
被引量:2
10
吴曼霞,刘庆涛,周红丽.
退火后Q345钢板冷轧压下率与力学性能的关系[J]
.铸造技术,2017,38(3):708-710.
被引量:1
1
王德城.
提高冷轧汽车板性能和质量的措施[J]
.武钢技术,1991,29(9):13-17.
2
М.,ИА,丁若波.
快速连续退火制度对汽车钢板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宝钢情报,1989(4):94-95.
3
Yasuhiko Miyoshi,李荣春.
汽车钢板腐蚀性能测量技术[J]
.武钢技术,1992,30(4):48-55.
4
朱殿昱.
-196℃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研究[J]
.兰化科技,1997,15(3):166-168.
被引量:3
5
刘庆国.
08Al汽车钢板的生产[J]
.钢铁研究,1990,18(4):91-93.
被引量:2
6
Н.,ВИ,顾景诚.
中间合金的质量控制及其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J]
.铝加工技术,1991(4):8-20.
被引量:7
7
К.,ВЯ,罗延琦.
磨削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J]
.国外金属加工,1992(1):13-16.
8
潘润宝.
冷轧工艺参量对06A^(1P)高强度深冲压汽车板性能的影响[J]
.鞍钢技术,1992(9):11-17.
9
邬烈民.
汽车用涂层钢板新发展[J]
.国外金属材料,1991(3):23-29.
被引量:1
10
张咏生.
铜连续挤压产品的质量控制[J]
.铜加工,2011(2):47-49.
鞍钢技术
199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