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自1986年对初等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以来,虽然经过近7年的努力和发展,使初等中、小学教育的普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如到1992年,占全国人口91%的地区已普及了小学;但总的讲,我国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和进度并不理想。其主要表现是,全国各地区间的普及进度和发展状况仍存在着十分悬殊的差异,贫困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不仅仍处在步履维艰、普及缓慢的困境中,而且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甚至还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据国家教委有关部门调查,我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在当前突出地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广大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②出现了全国性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③中小学生辍学率呈现上升趋势。 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和情况表明: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正面临着一场十分严重的危机和挑战;如不及时改变义务教育普及中的这种局面,不仅会制约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普及与发展,而且将会影响到我国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当然,制约义务教育普及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文化、传统、地理等非经济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讲,经济上的因素应是最主要和最关键的因素。更具体点讲。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26,共5页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