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业系统的清查及调查设计:农林业系统研究进展之二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53
-
1王效科,冯宗炜,吴刚.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研究工作评介[J].世界林业研究,1992(2):92-94. 被引量:1
-
2王礼先.农地林业与水土保持战略[J].世界林业研究,1989,2(1):77-81. 被引量:12
-
3王成俊,米点之,王春明,马旭峰.枣粮间作优化结构的探索[J].落叶果树,1989,21(4):16-18. 被引量:2
-
4吴刚,冯宗炜,王效科,刘国华.黄淮海平原农林生态系统N、P、K营养元素循环——以泡桐-小麦、玉米间作系统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1993,4(2):141-145. 被引量:25
-
5林全业.鲁北枣农间作模式调查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1994,24(1):16-18. 被引量:6
-
6娄安如.生物多样性与我国的农林业复合经营[J].生态农业研究,1994,2(4):14-17. 被引量:13
-
7马友鑫.胶茶人工群落胶带内增热效应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4,14(1):9-15. 被引量:9
-
8卢琦,罗天祥.农用林业系统的生态学过程[J].世界林业研究,1994,7(1):75-82. 被引量:2
-
9王卿,张宏文,于新智.白三叶草在梨园行间生草的效应[J].中国果树,1994(3):18-19. 被引量:16
-
10傅懋毅,傅金和,黄寿波.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人体舒适度及劳动效率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5,8(4):447-45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王海明,陈治谏,李贤伟.不同退耕还林林草复合经营模式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循环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2):125-127. 被引量:3
-
2王海明,陈治谏,李贤伟,王海娥.不同退耕还林林草模式土壤与林草间氮素变化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24-127. 被引量:5
-
3许翠,隋鹏,谢光辉,高旺盛.杨农复合种植模式土壤水分效应及生产力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758-763. 被引量:14
-
4戴晓琴,郭兴强,李鹏,单双胜,谢光辉.平原农区幼龄杨树间作农作物的产量表现[J].生态学杂志,2006,25(12):1515-1519. 被引量:16
-
5隋鹏,许翠,齐帆,高旺盛.海河低平原杨树||(小麦-玉米)土壤水分消耗研究及其可持续性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66-71. 被引量:2
-
6孙尚伟,夏新莉,刘晓东,尹伟伦,陈森锟.修枝对复合农林系统内作物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28(7):3185-3192. 被引量:12
-
7李金海,胡俊,袁定昌.发展林下经济 加快首都新农村建设步伐——关于发展城郊型林下经济的探讨[J].林业经济,2008(7):20-23. 被引量:41
-
8孙尚伟,尹伟伦,夏新莉,刘晓东,陈森锟.修枝对复合农林系统内小气候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1):25-30. 被引量:13
-
9火建福,汪杰,虞木奎.果农复合经营模式效益分析——以上海市南汇区桃树-青菜复合模式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2009,41(4):12-13. 被引量:4
-
10王林,陈祥伟,赵雨森,赵斯,王敏.增施磷肥对黑土区间作大豆和云杉苗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4):16-19. 被引量:3
-
1王朝全.论农林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J].绵阳农专学报,1990,7(2):8-12.
-
2吴刚,冯宗炜.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系统的能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4,5(4):355-359. 被引量:12
-
3万勇,陈聿华,曹凑贵.鄂中丘岗地区农林业系统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4,13(4):1-6. 被引量:5
-
4吴刚,冯宗炜,孔红梅,秦宜哲.豫北地区农林业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3,14(2):99-102.
-
5王效科,冯宗炜,吴刚,刘国华.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农林业系统结构功能特征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2,13(2):91-94. 被引量:1
-
6吴刚,冯宗炜,秦宜哲.农林业系统沙兰杨-小麦、玉米群落类型氮、磷、钾营养元素循环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3,13(2):139-147. 被引量:18
-
7《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年总目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6).
-
8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11总目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6).
-
9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年总目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6).
-
10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年总目次[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B12):168-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