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强震前后震源区应力场变化一例 被引量:4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美国夏威夷Kaoiki地区1983年11月16日发生M=6.6地震.取该地区1977—1985年的74次M≥3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时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发现:一般年份的震源机制类型和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大;6.6级地震前后出现其它时间没有的直立节面走滑类型地震,主震亦属此种类型,此时还抑制了其它时间占优势类型地震的发生.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可信的前兆现象.取不同时间段震源机制解,用滑动矢量拟合法反演震源区应力场的结果表明,6.6级地震前后出现方向较稳定的应力场,其最大压应力主轴σ1和最小压应力主轴σ3分别呈近东西和近南北的水平方向.中等压应力主轴σ2基本直立,且前震、主震、余震的震源机制与它们吻合.其它时间的应力场都表现为σ2取近水平的状态,相应的地震破裂以低倾角水平滑动为主.强震前后的震源区应力场与其它时段应力状态的显著差异表明,应力场的变化控制了强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文中最后讨论了Kaoiki地区特定的环境因素及其作用.
机构地区 河北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4-69,共6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刁桂苓,于利民,李钦祖.震源机制解的系统聚类分析——以海城地震序列为例[J].中国地震,1992,8(3):86-92. 被引量:76
  • 2傅征祥,地震学报,1991年,13卷,139页
  • 3许忠淮,地震学报,1985年,7卷,349页
  • 4李钦祖,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26卷,224页
  • 5刁桂苓,地震,1982年,2期,16页
  • 6华祥文,地震学报,1980年,2卷,130页
  • 7刁桂苓,西北地震学报,1980年,2卷,3期,39页

二级参考文献4

  • 1许忠淮,阎明,赵仲和.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J]地震学报,1983(03).
  • 2李钦祖,靳雅敏,于新昌.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与地壳应力场[J]地震学报,1982(01).
  • 3张之立,李钦祖,谷继成,靳雅敏,杨懋源,刘万琴.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J]地震学报,1980(02).
  • 4顾浩鼎,陈运泰,高祥林,赵毅.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地震的震源机制[J]地球物理学报,1976(04).

共引文献75

同被引文献628

引证文献42

二级引证文献3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