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型探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416-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杂交玉米露地高产栽培中不同密度和氮、磷、钾不同施肥量等四因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经过试验及计算机寻优,得出了四因子高、中、低水平下的最佳数量配比模型,对模型进行大田验证和示范,证实符合本地实际,合理有效,可以作为指导本地玉米生产依据。
作者
韦瑞良
张慧娟
罗凤仙
卢克文
林红
机构地区
宜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5期195-198,共4页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杂交玉米
栽培因子
高产模型
玉米
栽培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45
1
郑延海,崔光泉,杨秀凤,张坤普,戴忠民.
高产夏玉米密度及氮磷肥用量优化模式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5):36-37.
被引量:14
2
董家璞,柳家友,张运栋,张富才,田慧鹏.
豫玉七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6):8-10.
被引量:3
3
郑沅,李维典,可成友.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高效益栽培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1):22-28.
被引量:2
4
兰发盛,黄宜祥,李秀军,杨代福,罗兴树,李果成.
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598-602.
被引量:2
5
黄宜祥,兰发盛.
四川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502-508.
被引量:10
6
孟鸿道,徐波.
夏玉米掖单12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1993(3):19-20.
被引量:1
7
李树田,朱连芝,李艳玲.
旱作玉米吨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1):32-39.
被引量:3
8
刘俊明,李志良,张奎俊.
玉米增产潜力及控制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1995(6):4-7.
被引量:7
9
左晓龙,张会南,童有才,龙正容,李纯.
玉米新品种皖玉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55-256.
被引量:2
10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5):3-5.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2
1
赵化春,韩萍.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
.玉米科学,2001,9(z1):34-38.
被引量:89
2
谭华,郑德波,黄爱花,韦新兴,陈国品,吴永升,黄开健.
玉美头168优化制种栽培技术探讨[J]
.农业科技通讯,2010(8):67-69.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关义新,马兴林,凌碧莹.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8淀粉含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1-103.
被引量:31
2
胡萌,魏湜,杨猛,矫海波,魏玲,王燚,吉彪.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103-107.
被引量:62
3
牛忠林.
合玉16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J]
.玉米科学,2004,12(3):90-91.
被引量:10
4
张新,王振华,宋中立,张明友,王金召.
郑单21不同密度与产量及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106-107.
被引量:38
5
潘彬荣,岳高红,许立奎,楼珏,梅喜雪,周志辉,张宗宸.
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9-11.
被引量:17
6
田志刚,田俊芹,李林英,曹治彦,张耀辉.
邢抗6号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19-21.
被引量:3
7
王庆成,柴兰高,李宗新,刘霞.
山东省玉米的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
.玉米科学,2006,14(5):159-162.
被引量:24
8
高玉山,窦金刚,刘慧涛,孙毅,任军,闫孝贡.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1):120-122.
被引量:33
9
樊桂平,吴复学,宋春林.
夏玉米鲁单900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95-96.
被引量:1
10
商秀婷.
沈玉20号不同肥力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研究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08(3):33-34.
1
朱君.
浅谈木戛乡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3,25(10S):66-66.
被引量:1
2
高应洪.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浅谈[J]
.南方农业,2016,10(21):56-56.
3
刘尚红,吴德雄,黄平忠.
兴宁地区春种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94-94.
被引量:1
4
张颖.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6(7):34-34.
5
张晓东,王班琼.
遵玉系列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遵义科技,2005,33(4):56-57.
6
方四发.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1(8):96-96.
被引量:2
7
马蕾.
浅谈杂交玉米栽培技术[J]
.大科技,2014(2):242-243.
8
熊汉清.
初探兰坪县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5(12):201-201.
9
黎凯.
盆周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11(8):17-19.
被引量:1
10
柏新娣,范志军,何香竹.
盐源县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四川农业科技,2009(10):26-27.
被引量:1
广西农业科学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