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间的贸易出现了与赫克歇尔—俄林模式相反的一种现象,即生产要素禀赋基本相同或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国家,相互交换各自生产的相同或相似的产品。这种现象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产业内贸易。哈韦里逊和赛文测算,70年代末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中约有一半左右为产业内贸易。在经济活动中最典型的例子是60年代末美国和加拿大签订的《北美汽车条约》。该条约允许两国汽车进行自由贸易,相互进口对方的产品。条约签订后的1968年与签订前的1962年相比,两国相互进出口汽车总额从5.35亿美元增加到53亿美元,增长近9倍。到目前为止,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重视并且研究这种贸易,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和成果。但是,有关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定的工作,似乎进展甚少。本文的目的是测算中国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行业结构及地区结构,并比较中国产业内贸易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差距,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实证性数据。
出处
《国际贸易问题》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7-40,共4页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