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枯竭老油田采油的地震监测和岩石物性研究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老油田上产新油的主攻目标是油田的可采油量与不可采油量(由于残留饱和度)之间的巨大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诸如油藏渗透率、孔隙压力、饱和度及压缩系数的不均匀分布。为描述这些不均匀分布,以岩石物性为解释基础的地震勘探显然是合适的方法。当前,结合岩石物性研究,地震方法体现为两种不同的用途:1)油藏描述;2)采油监测。油藏描述提供我们开采前油藏中流体流动的不均匀分布情况。采油监测通过重复地震观测,记录地震数据变化。这些变化是由于采油过程中地下流体压力或组份变化所造成的。用孔隙压力,流体及其温度的变化解释地震数据变化,对认识岩石当前的物理状态非常有用。因此该种监测必将成为采油管理、特别是在对非均匀油藏注水和蒸汽采油管理的关键技术。
作者 Amos Nur Li Fang
出处 《国外油气勘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7-325,共9页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6

  • 1Michael Batzle,甘利灯.孔隙流体的地震特性[J].国外油气勘探,1994,6(1):57-71. 被引量:1
  • 2林蓉辉.老油田石油采收率的地震监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29(2):252-257. 被引量:3
  • 3张应波.Biot理论应用于地震勘探的探索[J].石油物探,1994,33(4):29-38. 被引量:21
  • 4李庆忠.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系统工程剖析[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17-24.
  • 5云美厚.地震注水监测理论研究.CPS/SEG/EAE 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详细摘要[M].,.343-345.
  • 6蔺景龙 吉寿松 等.油田开发应用地球物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305-308,362-370.
  • 7M格劳尔 谢剑鸣(译).地震岩性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6..
  • 8云美厚 曹广华 等.地震注水监测理论研究.CPS/SEG/EAGA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南展览会论文详细摘要[M].,1998.343-346.
  • 9Graul M 谢剑鸣(译).地震岩性学[M].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 10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储层条件下油储岩石物性的测量和规律.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报告[M].,1996..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