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小柴胡汤为太阳病之主方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为时空结构,非手足三阴三阳经,每一病中均包括诸多脏腑和经络;小柴胡汤为发汗解表剂,非和解剂;寒热往来为太阳病多件寒热类型之一,柴胡证为太阳病证之一,第96条所描述的正是太阳病。
作者
姚廷周
机构地区
广西宜州市中医院
出处
《国医论坛》
1994年第3期5-6,共2页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太阳病
少阳病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1
顾耀平.
小柴胡汤致大汗3则[J]
.国医论坛,1993,8(1):15-16.
被引量:2
2
姚廷周.
《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探谜[J]
.国医论坛,1992,7(6):1-4.
被引量:2
3
田积有,李应瑞.千虑一得话柴胡[J]新中医,1991(01).
共引文献
2
1
许圣贤.
《脉诀》对金元医学气血观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2009,29(4):361-362.
被引量:1
2
吴淑馨,孙宏峰,杨晓晖,龙泓竹,叶祖光,季绍良,张力.
从柴胡制剂不良事件论如何围绕“有因再评价”开展中药上市后临床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5):2983-2988.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26
1
刘英锋,刘敏.
论小柴胡汤的历代化裁规律[J]
.江西中医药,2004,35(8):50-53.
被引量:8
2
郭飞.
小柴胡汤作用机理及应用[J]
.江西中医药,1993,24(1):52-53.
被引量:2
3
章浩军,杨福龙,陈力槟.
《伤寒论》或然症的证治规律探析[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1):41-43.
被引量:8
4
徐兴国.
试论太阳柴胡证[J]
.四川中医,1989,7(5):4-5.
被引量:1
5
王建康.
小柴胡汤新论[J]
.四川中医,1994,12(7):18-19.
被引量:2
6
章恪.
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的认识[J]
.武汉职工医学院学报,1994(1):37-38.
被引量:1
7
王挚蟑.运用小柴胡汤的经验体会[J].新中医,1973,(1):16-16.
8
陈修园.陈修园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
9
乐永清.少阳病与小柴胡汤新论[J].国医论坛,1986,(4):4-4.
10
聂惠民.小柴胡汤化裁应用的体会[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2):48-48.
引证文献
3
1
张荣珍.
小柴胡汤方证的现代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03-106.
被引量:6
2
彭勇.
小议“太阳柴胡证”[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37-38.
被引量:1
3
刘英锋,胡正刚.
小柴胡汤主治功效古今评[J]
.江西中医药,2004,35(2):40-4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黄静,郑新安,郑新生,陆冬莲.
有机蒙脱土对总生物碱及烟碱的吸附性能研究[J]
.非金属矿,2005,28(4):8-11.
被引量:2
2
刘英锋,张光荣,占玮,黄利兴.
小柴胡汤证治分类解惑论[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3):7-14.
被引量:5
3
张业,谢鸣.
中医方证关系研究的新思考[J]
.中医杂志,2011,52(3):181-183.
被引量:18
4
孙鸿昌,姜璐.
小柴胡汤应用方法概览[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14-116.
被引量:2
5
耿良,花宝金.
肝胆象木 五脏最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2):29-31.
被引量:2
6
吴元洁,王正,刘晓丽.
柴胡在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2):2377-2379.
被引量:2
7
王芳芳.
浅析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机理[J]
.国医论坛,2014,29(1):15-17.
被引量:1
8
周富行,苗森森,刘世恩.
小柴胡汤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J]
.河南中医,2018,38(11):1621-1624.
被引量:4
9
赵晓,崔丽安.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研究简况[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0(9):160-162.
10
王欣,闫滨,彭欣.
从转化医学探讨中医方剂学现代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医杂志,2014,55(24):2075-2077.
被引量:1
1
王贤俊.
论太阳病汗的辨治[J]
.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10(2):37-37.
被引量:1
2
肖合聚,苗心志,刘子昌.
温病与太阳病之关系考略[J]
.中医药学报,1989,17(4):10-12.
3
胡震宇.
太阳病喘证运用经方心得[J]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7):301-301.
4
李富汉,齐群长.
小柴胡汤是太阳病之主方吗[J]
.国医论坛,1995,10(1):39-42.
5
苑淑凤.
《伤寒论》中“烦躁”之辨析[J]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0,19(4):3-4.
6
王付,蒋士卿.
论太阳病六传及其非受传[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1):9-11.
7
陆乾人.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之我见[J]
.陕西中医,1991,12(6):284-285.
8
王冠华,易颂余.
少阳病辨证施治举例[J]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4):188-189.
9
刘群英.
《伤寒论》少阳病探要[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8,22(3):2-4.
被引量:2
10
王建康.
小柴胡汤新论[J]
.四川中医,1994,12(7):18-19.
被引量:2
国医论坛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