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接捕获过程中相互接触作用点的确定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周边式对接机构,首先给出了其可能的接触区域和接触点的基本类型,然后逐一建立了各类可能接触点的空间解析描述,最后建立了确定各类接触点的数学模型,并对接触点的判解方法进行了简要叙述。
作者
曾辛
曲广吉
于登云
出处
《航天器工程》
1994年第3期32-35,41,共5页
Spacecraft Engineering
关键词
空间对接
周边式对接机械
对接捕获
撞击动力学
分类号
V52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223
1
刘鲁华,汤国建,余梦伦.
圆轨道近程自主交会轨道设计[J]
.宇航学报,2007,28(3):653-658.
被引量:13
2
梁鲁,申智春,齐晓军,满孝颖,郑钢铁.
整星阻尼减振方案及试验结果分析[J]
.上海航天,2008,25(4):39-45.
被引量:7
3
邹晖,陈万春,殷兴良.
几何代数及其在飞行力学中的应用[J]
.飞行力学,2004,22(4):60-64.
被引量:6
4
张黄伟,吴颂平,王超.
级间分离气动力特性数值研究[J]
.战术导弹技术,2010(3):110-114.
被引量:7
5
李久龙,吴光中,姜联东.
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撞击效果分析[J]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9,26(z1):9-13.
被引量:2
6
王跃宇,冷力强,李志,李勇.
星箭适配器(PAF)隔振技术的进展[J]
.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24(1):43-46.
被引量:11
7
刘群,陈朗,伍俊英.
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复合板数值模拟分析[J]
.兵工学报,2010,31(S1):69-73.
被引量:8
8
郭海林,曲广吉.
航天器空间交会过程综合变轨策略研究[J]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4,24(3):60-67.
被引量:13
9
王旭东,潘科炎,谌颖.
空间交会最优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J]
.航天控制,1993,11(4):26-31.
被引量:4
10
陈丁跃,周仁魁,李英才.
随机振动对星载TDICCD影响分析[J]
.光子学报,2004,33(10):1247-1250.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3
1
于登云,曲广吉,曾辛,王宁.
航天器对接接触过程撞击动力学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1998,18(1):62-68.
被引量:12
2
王兴贵,韩松臣,荣丽,赵阳.
周边式对接机构的航天器首次接触撞击点的确定[J]
.宇航学报,1999,20(1):49-56.
被引量:13
3
黄文虎,曹登庆,韩增尧.
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力学进展,2012,42(4):367-394.
被引量:52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臧旭,吴松,郭其威,黄建民,宋汉文.
视觉测振技术在柔性太阳翼模态试验中的应用[J]
.宇航学报,2020,41(1):44-51.
被引量:4
2
时变不确定约束的航天器对接动力学分析第一部分运动学约束方程[J]
.兵工学报,2000,21(z1):20-25.
3
张崇峻,王武义,刘海春,张广玉.
航天器对接试验台主动对接环失重模拟技术研究[J]
.宇航学报,2005,26(2):236-238.
被引量:1
4
Huang Qitao Jiang Hongzhou Zhang Shangying Han Junwei.
SPACECRAFT DOCKING SIMULATION USING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OR WITH STEWART PLATFORM[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05,18(3):415-418.
被引量:12
5
赖一楠,赵阳,田浩.
航天器五自由度对接试验台动力学特性仿真[J]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573-2576.
被引量:2
6
王传东,水小平,杨雷.
空间飞行器对接捕获阶段动力学的数值仿真研究[J]
.工程力学,2005,22(6):52-57.
被引量:5
7
盛以龙,李海阳.
周边式对接机构非设计接触模式的确定[J]
.计算机仿真,2006,23(9):27-30.
被引量:1
8
张大伟,田浩,赵阳,关英姿,赵丹.
类杆锥式对接机构捕获动力学分析与参数设计[J]
.宇航学报,2008,29(6):1717-1722.
被引量:10
9
赵阳,曹喜滨,王兴贵,邵成勋.
空间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阻尼及传动系统力学特性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1999,19(2):173-180.
被引量:9
10
杨敏,张宇,陈占清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含时变约束的质点系平衡条件讨论[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1):16-20.
1
高德平,李清红.
叶片鸟撞击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
.航空动力学报,1990,5(4):335-338.
被引量:12
2
王跃宇,于登云,曲广吉.
撞击动力学分析技术在资源一号卫星的应用[J]
.航天器工程,2003,12(4):36-41.
被引量:1
3
王兴贵,赵阳,曹喜滨,陈永才.
周边式对接机构航天器的对接动力学仿真(第1部分)──运动学约束方程[J]
.系统仿真学报,2001,13(3):284-287.
被引量:3
4
张崇峰,柏合民.
飞船空间对接机构技术[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4,44(1):20-26.
被引量:15
5
李怡勇,沈怀荣,李智.
超高速撞击动力学及航天器防护研究进展[J]
.力学与实践,2009,31(2):11-16.
被引量:1
6
鹿秋晨,邵晓巍,段登平.
碰撞触发式非合作目标对接捕获机构设计[J]
.上海航天,2013,30(2):7-12.
被引量:2
7
宋金松,刘勇琼,尤军峰,徐秉恒,何树范.
延伸喷管延展撞击动力学分析[J]
.固体火箭技术,2003,26(4):22-25.
被引量:3
8
邹元杰,韩增尧,白照广,王巍.
航天器柔性多体结构锁定撞击动力学分析与试验验证[J]
.强度与环境,2011,38(1):42-51.
被引量:4
9
李学思.
机场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
.民航管理,2009(8):53-59.
10
王世安.
飞机机体疲劳定寿载荷计算[J]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5(4):8-12.
航天器工程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