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杀虫双小菜蛾和抗杀螟丹小菜娥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抗杀虫双、抗杀螟丹的两个小菜蛾品系的酯酶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抗性与特异性酯酶同工酶的形成及部分非特异性酯酶同工酶活性的变化有关;杀虫双和杀螟丹在选育小菜蛾抗性的过程中对其酯酶同工酶的影响有很大的相似性。
作者
陈之浩
刘传秀
李凤良
韩招久
机构地区
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
出处
《昆虫知识》
CSCD
1994年第1期36-37,共2页
Entomological Knowledge
关键词
杀虫双
小菜蛾
杀螟丹
酯酶
同功酶
分类号
S4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37
1
刘晓英,廉振民.
毛乌素沙漠南缘沙区不同科蝗虫酯酶同工酶研究[J]
.昆虫知识,2004,41(4):358-362.
被引量:4
2
宋晓川,刘波,应薛养,李平,刘浩官.
褐飞虱种群酯酶同工酶酶谱型组成结构变化的研究[J]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3,8(2):19-22.
被引量:1
3
唐振华,周成理.
解毒酯酶在小菜蛾幼虫抗药性中的作用[J]
.昆虫学报,1993,36(1):8-13.
被引量:39
4
陈之浩,刘传秀,李凤良,韩招久.
杀虫双和杀螟丹选育对小菜蛾抗药性的形成及其抗性机制[J]
.昆虫学报,1993,36(4):409-418.
被引量:44
5
周成理,唐振华,张丽妹.
小菜蛾幼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与多功能氧化酶的关系[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1):91-95.
被引量:49
6
陈言群,杨帆,孙耘芹.
艾氏剂环氧化酶及细胞色素P-450对小菜蛾抗药性发展的影响[J]
.昆虫学报,1994,37(3):280-285.
被引量:17
7
翟启慧.
昆虫分子生物学的一些进展:杀虫剂抗性的分子基础[J]
.昆虫学报,1995,38(4):493-501.
被引量:36
8
阎艳春,陈年春.
PCR技术及其在害虫抗药性研究中的应用[J]
.世界农业,1995(6):30-32.
被引量:4
9
赵善欢.
小菜蛾的抗药性及防治策略(提要)[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3(3):21-24.
被引量:20
10
刘传秀,李凤良,韩招久,陈之浩.
小菜蛾对溴氰菊酯抗性选育及其机理[J]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4):367-372.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6
1
史丽,齐宝瑛.
内蒙古菜蝽属4个种昆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
.昆虫知识,2005,42(3):278-283.
被引量:3
2
沈文飚,徐朗莱,黄丽琴,吴益东,周威君.
棉铃虫各龄期酯酶同工酶的比较[J]
.昆虫知识,1998,35(1):15-16.
被引量:10
3
赵怀玲,尤民生.
小菜蛾抗药性及其治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
.华东昆虫学报,2001,10(1):82-88.
被引量:19
4
乔传令,王靖,邢建民.
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抗药性及酯酶同工酶的研究[J]
.农药学学报,2000,2(4):33-39.
被引量:12
5
余德亿,汤葆莎,傅建炜,占志雄.
不同地区与生境的小菜蛾种群异质性研究初报[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227-231.
被引量:1
6
张晓飞,程罗根,陈之浩,于光,李忠英.
小菜蛾对杀虫双抗性遗传的RDA分析[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1):78-8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6
1
罗雁婕,吴文伟,杨祚斌,浦恩堂,郭志祥,尹可锁,何成兴.
小菜蛾抗药性及治理的研究进展[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178-182.
被引量:48
2
钟平生.
性诱剂对小菜蛾种群的迷向效果[J]
.长江蔬菜,2008(16):66-68.
被引量:7
3
张海,程罗根,陈之浩,李忠英.
抗杀虫双品系小菜蛾抗药性的RDA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5):46-50.
被引量:3
4
史丽,贾明慧.
北方地区棉铃虫发生危害及防治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2):15-17.
被引量:6
5
史丽,齐宝瑛.
内蒙古菜蝽属4个种昆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
.昆虫知识,2005,42(3):278-283.
被引量:3
6
李翠兰,段毅豪,卢芙萍,郭亚平,马恩波.
氟虫腈急性致死作用对中华稻蝗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5):919-923.
被引量:4
7
吉志新,刘永军,王长青,刘艳芳,李娜.
黄色型黄粉虫不同发育时期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47-50.
被引量:5
8
吕秀华,齐宝瑛,栗淑媛.
苜蓿盲蝽属6种昆虫不同地理种群同工酶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36(1):104-107.
被引量:1
9
袁明龙,冉春,李勇,王进军.
取食不同柑桔种质资源对桔全爪螨药剂敏感性及酯酶同工酶的影响[J]
.植物保护学报,2008,35(2):187-188.
被引量:3
10
张学卫,潘建芝,高宝嘉.
昆虫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展望[J]
.河北林果研究,2009,24(4):433-438.
被引量:2
1
何婕,张雪燕.
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形成规律[J]
.西南农业学报,2000,13(2):67-70.
被引量:9
2
潘进红,罗秀枝,靳建萍.
河北蔚县小菜娥的发生与防治[J]
.植物医生,1999,12(4):14-15.
被引量:2
3
吴伟坚.
关于小菜蛾的寄主范围[J]
.昆虫知识,1993,30(5):274-275.
被引量:9
4
刘刚.
云南小菜娥种群对Bt制剂仍然敏感[J]
.农药市场信息,2014,0(16):41-41.
5
汤海峰,王育鹏.
印楝素对甘蓝菜田节肢动物种群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
6
陈小清.
蔬菜黄曲条跳甲综防技术[J]
.福建农业,2010(11):23-23.
7
李树华,袁汉民,杨生龙.
春小麦杂种优势与同工酶酶谱相关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1998,7(2):32-36.
被引量:1
8
Hussa.,A,周睿.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水稻品种[J]
.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译丛,1990(6):21-22.
9
朱虹,任大明.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酯酶同工酶研究[J]
.中国果树,1994(3):12-13.
被引量:3
10
黄东风,邱孝煊,蔡顺香,任祖淦.
防治蔬菜小菜蛾的生物农药筛选试验[J]
.福建农业科技,2000,31(5):11-12.
昆虫知识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