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冬黑麦轮作氮肥利用率和肥料残留氮在土壤中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冬黑麦轮作氮肥利用率和肥料残留氮在土壤中分布的研究雷永振D.C.Ditsch,M.M.Alley(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在美国大多数湿润地区,玉米生长与产量研究面临3个问题:(1)土壤供应作物有效氮的能力,(2)最佳经济产...
作者
雷永振
Dits.,DC
机构地区
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2-19,共8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施肥量
玉米
黑麦
氮肥
肥料残留
分类号
S147.23 [农业科学—肥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5
1
姚丽贤,周修冲.
有机肥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13-115.
被引量:45
2
刘光栋,吴文良,刘仲兰,王立平.
华北农业高产粮区地下水面源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25-129.
被引量:25
3
胡民强,方热军,邢廷铣,陈惠萍.
施用鹅粪与化肥对牧草生物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草业科学,1995,12(3):10-13.
被引量:6
4
吴硕,王鹏飞,李传本,张素君,张岫岚.
玉米连作和长期施肥效应[J]
.土壤通报,1996,27(2):67-69.
被引量:10
5
朱洪勋,张翔,李贵宝,孙春河.
施肥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应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肥料,1996(5):23-26.
被引量:9
6
钱章强,詹秋文.
杂交草2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J]
.科学养鱼,1997,19(1):39-39.
被引量:11
7
徐蒿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算--实例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8
Dougherty C T,Rhykerd C L.The role of nitrogen in forage-animal production[C].U.S.A.:Iowa,1985.318-325.
9
莫本田,罗天琼,韩永芬.
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人工混播草地产草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00,17(4):13-16.
被引量:19
10
兰晓泉,郭贤仕.
旱地长期施肥对土地生产力和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1,32(3):102-105.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
1
董召荣,李焰焰,朱玉国,陈程,宋贺,李晓玲.
前茬施氮对皖草2号草产量影响的研究[J]
.草业科学,2007,24(6):27-3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董召荣,田灵芝,赵波,武德传,朱玉国.
小黑麦牧草产量与品质对施氮的响应[J]
.草业科学,2008,25(5):64-67.
被引量:25
2
朱铁霞,高凯,王国成.
小黑麦研究进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4):433-437.
被引量:38
3
王春宏,杜晓坤,张迪,姜佰文.
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黑麦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43(11):20-23.
被引量:12
4
杨婷婷,平俊爱,杜志宏,吕鑫,李慧明.
施氮量对不同牧草高粱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4(2):54-56.
被引量:3
5
郭建文,李林渊,田新会,杜文华.
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在甘肃高海拔地区的生产性能和品质研究[J]
.草原与草坪,2018,38(4):72-77.
被引量:23
6
房彦飞,符小文,徐文修,张永杰,安崇霄,杜孝敬,张娜,厍润祥.
冬小麦施氮水平对后茬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9,56(6):1003-1011.
被引量:1
7
明雪花,王斌,王腾飞,马霞,张译尹,赵小娜,兰剑.
氮肥对饲用小黑麦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2(8):27-35.
被引量:1
1
沈其荣,王岩,史瑞和.
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固定态铵的变化及水稻对残留N的利用[J]
.土壤学报,2000,37(3):330-338.
被引量:33
2
寇长林,徐建生,王恒宇.
砂质潮土冬小麦对氮肥的利用与氮素平衡[J]
.核农学报,2003,17(6):476-480.
被引量:12
3
胡安永,刘勤,孙星,张亚楠.
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平衡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5):509-515.
被引量:12
4
朱小平,曹翠玉,史瑞和.
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磷肥残效研究Ⅲ.土壤中肥料残留磷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17(2):60-65.
被引量:1
5
左红娟,白由路,卢艳丽,王磊,王贺,王志勇.
基于高丰度^(15)N华北平原冬小麦肥料氮的去向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093-3099.
被引量:30
6
王岩,蔡大同,史瑞和.
肥料残留氮的有效性及其与形态分布的关系[J]
.土壤学报,1993,30(1):19-25.
被引量:43
7
周静宇.
冬黑麦对根腐病抗性的遗传[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6(5):18-20.
8
T.Miedaner,向平.
冬黑麦和冬小麦的分离群体中DON含量和赤霉丝疫病抗性[J]
.国外作物育种,2003,22(4):8-9.
9
Vasily Alexeevich Sysuevl,Lydija Ivanovna Kedroval,Elena Igorevna Utkinal,任长忠,郭来春,王春龙,莎莉,魏黎明.
冬黑麦生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6,0(6):31-34.
被引量:1
10
鲁如坤,时正元,钱承梁.
土壤积累态磷研究──Ⅲ.几种典型土壤中积累态磷的形态特征及其有效性[J]
.土壤,1997,29(2):57-60.
被引量:53
辽宁农业科学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