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软锤技术林圣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软锤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打制技术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在西方,从阿舍利文化开始,软锤技术即已逐渐得到较普遍的使用,而在中国旧石器文化中,是否广泛使用过软锤...
作者
林圣龙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3-92,共10页
Acta Anthropologica Sinica
基金
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费的资助
关键词
旧石器
软锤技术
文化人类学
分类号
Q98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4
参考文献
15
1
弗朗索瓦 博尔德,文物季刊,1992年,2期,83页
2
刘景芝,硕士学位论文,1986年
3
裴文中,中国猿人石器研究,1985年
4
吴茂霖,人类学学报,1983年,2卷,4期,320页
5
吴汝康,坦桑尼亚肯尼亚古人类概要,1980年
6
团体著者,古脊椎动物学报,1975年,13卷,2期,122页
7
贾兰坡,考古学报,1972年,1期,39页
8
张森水,古脊椎动物学报,1962年,6卷,3期,270页
9
贾兰坡,古脊椎动物学报,1960年,2卷,1期,45页
10
张森水,古脊椎动物学报,1960年,2卷,2期,129页
同被引文献
95
1
薛峰,闫晓蒙,牛东伟.
怀来盆地西沟湾1号地点石制品的拼合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21,40(4):575-586.
被引量:1
2
王春雪.
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以内蒙古金斯太遗址为例[J]
.草原文物,2011(2):25-29.
被引量:3
3
李意愿.
莫维斯线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研究[J]
.南方文物,2011(4):109-115.
被引量:3
4
殷志强.
中国古代石斧初论[J]
.农业考古,1986(1):137-143.
被引量:8
5
童恩正.
西藏考古综述[J]
.文物,1985(9):9-19.
被引量:92
6
贾兰坡.
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弓箭?[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7(4):1-4.
被引量:5
7
安志敏,尹泽生,李炳元.
藏北申扎、双湖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
.考古,1979(6):481-491.
被引量:57
8
呼和浩特市东郊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发掘报告[J]
.文物,1977(5):7-15.
被引量:19
9
张君.
青海李家山卡约文化墓地人骨种系研究[J]
.考古学报,1993(3):381-413.
被引量:37
10
李永宪.
略论西藏的细石器遗存[J]
.西藏研究,1992(1):126-132.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9
1
汤惠生.
略论青藏高原的旧石器和细石器[J]
.考古,1999(5):44-54.
被引量:33
2
林圣龙.
中西方旧石器文化中的技术模式的比较[J]
.人类学学报,1996,15(1):1-20.
被引量:47
3
陈明远,金岷彬.
人类的第一个时代是木-石器时代——全盘修正“史前史三分期学说”之一[J]
.社会科学论坛,2012(8):4-20.
被引量:4
4
徐廷,陈福友,汪英华.
大窑遗址二道沟地点坡积地层出土的石核及其剥片技术[J]
.人类学学报,2013,32(4):441-453.
被引量:3
5
曲彤丽,陈宥成.
骨质修理器——石器修理的新视角[J]
.南方文物,2014(2):97-100.
被引量:1
6
汪英华,徐廷,陈福友.
大窑遗址二道沟地点的工具类型与加工技术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14(2):277-293.
7
韩诣深.
莫维斯线理论的现实意义与旧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J]
.文博,2020(5):48-52.
8
曹彧,仪明洁.
软锤石片辨识的实验史及争议[J]
.人类学学报,2023,42(1):36-45.
9
薛峰,周士航,牛东伟.
怀来盆地西沟湾1号地点原料和剥片技术分析[J]
.文物季刊,2023(3):68-74.
二级引证文献
84
1
朱之勇,房玲玉,吕雅晖,许溢洋,于春,席琳.
西藏阿里地区布让曲拉细石器地点石制品研究[J]
.西部考古,2023(2):77-84.
2
朱之勇,杨俊辉,席琳,张建林.
西藏革吉县几处石器地点的石制品[J]
.西部考古,2022(1):279-290.
3
靳英帅,张晓凌,仪明洁.
楔形石核概念内涵与细石核分类初探[J]
.人类学学报,2021(2):307-319.
被引量:10
4
王建,夏欢,姚娟婷,申旭科,成婷,王倩倩,张东菊.
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狩猎采集人群的生存策略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0,0(3):380-390.
被引量:7
5
李意愿.
莫维斯线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研究[J]
.南方文物,2011(4):109-115.
被引量:3
6
陈星灿.
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J]
.考古,1999(9):1-10.
被引量:7
7
龚缨晏.
远古时代的“草原通道”[J]
.浙江社会科学,1999(5):59-65.
被引量:3
8
甲央,霍巍.
20世纪西藏考古的回顾与思考[J]
.考古,2001(6):3-13.
被引量:7
9
唐燮军,潘朝辉.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及其三大模块[J]
.贵州文史丛刊,2003(1):48-52.
被引量:3
10
宋艳花.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旧石器考古学[J]
.考古与文物,2005(4):41-47.
被引量:2
1
谢飞.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文化研究新进展[J]
.人类学学报,1991,10(4):324-332.
被引量:30
2
陆庆五.
日本旧石器文化研究的进展与争论[J]
.人类学学报,1990,9(3):276-281.
3
李超荣.
丹江口库区的旧石器文化[J]
.化石,2007(2).
4
李超荣,郁金城,冯兴无.
北京地区旧石器考古新进展[J]
.人类学学报,1998,17(2):137-146.
被引量:13
5
冯延燕.
中西方“狼”的象征意义[J]
.科技信息,2011(22):143-143.
被引量:2
6
史前食人族[J]
.走近科学,2006(9):22-25.
7
张森水,梁久淮,方孝廉.
洛阳首次发现旧石器[J]
.人类学学报,1982,1(2):149-155.
被引量:14
8
陈星灿.
中国古人类学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学五十年[J]
.考古,1999(9):1-10.
被引量:7
9
张森水.
五年来中国旧石器文化的研究——纪念北京猿人第一头盖骨发现55周年[J]
.人类学学报,1984,3(4):304-312.
被引量:4
10
石史.
李超荣研究员先后赴日本、印度进行学术访问[J]
.人类学学报,2009,28(2):171-171.
人类学学报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