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鞭虫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简称鞭虫,是人体内常见的寄生线虫之一。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地区,人群感染率可达60~90%,仅次于蛔虫和钩虫,是世界上排列第三位常见的肠道寄生蠕虫。国内各地感染较普遍,南方感染率(有的地区可高达80%)和感染度均高于北方,其中5~15岁的人群感染率最高。 鞭虫虫体分前后两部分。前部细长,约占3/5,后部较粗,约占2/5,全虫外形似鞭状(图1)。前端有口。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管、肠和肛门。口腔极小,无唇瓣,具一长约7~10微米前端呈尖刀状的口矛,虫体活动时可从口腔伸出。咽管细长,占据虫体的整个细长部分,管外有杆状体包绕。杆状体由一单行排列的杆细胞组成。杆细胞具分泌功能,能分泌经咽管到体外消化宿主组织的酶,所以杆状体本身就是一组咽管腺。肠管和生殖器官(单管型)位于虫体后较粗部,肛门位于虫体后端。雄虫长0~45毫米,尾端向腹面呈环状卷曲。生殖器官包括袋形的睾丸、输精管和射精管。射精管与直肠共同开口于泄殖腔。
作者 启宇
出处 《生物学教学》 1994年第1期32-33,共2页 Biology Teaching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