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地震的发生过程,着重指出震源区内及其周围结构的非均匀性是产生前兆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前兆现象可分成下列两种类型:其一是由应力增加引起的前兆。长期前兆一般属于此类。作为这一类型的实例,我们讨论了1983年日本海地震前群震活动性逐渐增强以及1989年洛马普列塔地震的主震前震源周围地震活动性逐渐增强和出现第二类地震空区的现象。另一种类型是主破裂突然发生前因缓慢破裂过程而产生的前兆现象。短期前兆大体属于这一类。作为典型的例子,我们讨论了1934年和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的前震。
出处
《世界地震译丛》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4,共7页
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