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技术周诗顺(绵阳农业专科学校621000)杂交中稻超多基壮秧少穴栽培是近年来我们从川西北稻区的气候特点和稻田复种方式出发探索出来的一套杂交中稻高产省本栽培新技术。它的技术核心是在现有培育普通多蘖壮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扩大...
作者
周诗顺
机构地区
绵阳农业专科学校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9-9,共1页
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杂交稻
中稻
多蘖壮秧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11.3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32
1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09
2
陶其骧,罗奇祥,范业成,李祖章,刘光荣,徐招莲.
双季杂交稻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3,5(1):29-35.
被引量:8
3
陈周前,吴文革,刘襄,刘克凤.
烯效唑对水稻生育的调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28-131.
被引量:10
4
吴文革,陈周前,刘襄.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34-236.
被引量:3
5
史济林.
晚粳壮秧少本插的增产效果和合理运用的技术环节[J]
.浙江农业科学,1989,30(2):58-62.
被引量:4
6
陈周前,吴文革,孙明.
粳杂80优121产量结构分析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6-309.
被引量:4
7
陈周前,吴文革.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5-38.
被引量:13
8
刘振宇.水稻分蘖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1984(03).
9
杜金泉.省委机关试验田水稻高产分析[J]四川农业科技,1979(02).
10
杜金泉.水稻合理施用穗肥的研究[J]作物学报,1965(04).
引证文献
3
1
王成豹.
长秧龄大苗栽培技术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J]
.温州农业科技,2004(3):13-15.
被引量:2
2
杜金泉,岳元文.
利用分蘖特性提高水稻产量新途径的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1997,10(2):38-44.
被引量:4
3
陈周前,吴文革.
水稻稀长大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7,25(1):35-38.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成豹.
长秧龄大苗栽培技术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J]
.温州农业科技,2004(3):13-15.
被引量:2
2
张喜娟,孙晓杰,张淑萍,徐正进.
水稻分蘖特性与产量的关系[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2):130-132.
被引量:20
3
袁功平,陈周前.
播种量对早籼稻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641-3641.
被引量:15
4
高军,黄义德,陈金节,王合勤,李胜群,陈景道.
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杂交中籼稻新两优6号群体数量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9):231-236.
被引量:18
5
夏加发,李泽福,陈周前,王元垒,唐光勇.
早籼15“稀长大”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30-11431.
6
段海龙,隗溟,李冬霞.
水稻节位生产力的初步研究[J]
.耕作与栽培,2007,27(6):11-13.
被引量:1
7
田作芳,孟军,王伟.
长秧龄水稻大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57-58.
被引量:1
8
施伏芝,苏泽胜,罗志祥,添先福.
协优57正交栽培试验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5):433-434.
被引量:4
9
杨贵成,王恒光,孙晓霞,吉奎良,顾金勇,顾立松,王加龙,杨贵春.
徐稻4号不同茎蘖苗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农业科学研究,2010,31(4):1-5.
被引量:1
10
吴文革,陈周前,张效忠,郑乐娅,王元垒.
水稻覆草保墒旱作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4):18-21.
被引量:10
1
陶诗顺,简乃军,苟兴军,陈德刚.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Ⅰ: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杂交中稻的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J]
.绵阳农专学报,1993,10(1):1-6.
被引量:3
2
陶诗顺,陈德刚.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IV:少穴栽培杂交中稻施氮试验[J]
.绵阳农专学报,1994,11(2):6-9.
3
陶诗顺,陈德刚,苟兴军.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Ⅱ:移栽时单株茎蘖数对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绵阳农专学报,1993,10(3):28-31.
被引量:1
4
张甫平,刘义,雷开国,向纹伦,侯小春.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技术在旺苍县的示范应用[J]
.绵阳农专学报,1996,13(4):12-14.
5
陶诗顺,苟兴军,陈德刚,简乃军.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 Ⅲ:秧田营养面积对杂交稻秧苗生长的影响[J]
.绵阳农专学报,1993,10(3):32-37.
6
马均,陶诗顺.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42-48.
被引量:41
7
陶诗顺,张清东,陈德刚,马均.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模式[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4(4):1-8.
被引量:4
8
陶诗顺.
杂交稻超多蘖壮秧超少穴高产省本栽培[J]
.中国稻米,1994(1):18-19.
被引量:2
9
马均,陶诗顺.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的养分及干物质积累特性[J]
.中国水稻科学,1997,11(1):21-27.
被引量:4
10
陶诗顺,马均.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超稀栽培高产原理探讨[J]
.西南农业学报,1998,11(S3):38-44.
被引量:13
四川农业科技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