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代大豆的加工和食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豆原产我国黄河流域,早在先秦西汉即已有大豆的简单加工和食用方法。西汉将大豆加工成醋、酱、豆豉等调味品,魏晋又在调色、调味、去膻、起鲜等工艺上更进一步,迄隋唐以后,利用大豆的油分,充分发展豆腐的生产;明清又利用大豆榨油,使豆制品的种类更加繁多,技艺更趋精细,成熟。
作者
顾和平
机构地区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4-86,共3页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关键词
大豆
加工
油分
利用
成熟
食用方法
种类
榨油
豆豉
调味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TS214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利华.
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畜牧业的变动[J]
.历史研究,2001(4):33-47.
被引量:38
2
沈龙青.
现代酱油的感官检查[J]
.中国调味品,2006,31(4):49-53.
被引量:6
3
韩剑众,黄丽娟,顾振宇,邓少平.
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2):141-144.
被引量:76
4
姜莎,陈芹芹,胡雪芳,杨阳,倪元颖.
电子舌在红茶饮料区分辨识中的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345-349.
被引量:89
5
吴从元,王俊,韦真博,王永维,叶盛.
电子舌预测不同体积分数牛奶的表观黏度[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6):226-230.
被引量:21
6
孙月娥,陈芬.
电子鼻与电子舌在果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2011,32(4):87-89.
被引量:19
7
贾洪锋,周凌洁,张淼,邓红,何江红,彭德川,郑景洲.
电子舌在豆瓣区分识别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4):177-179.
被引量:13
8
车君艳,朱文政,陈巧,周晓燕.
电子舌对相似味型的分析研究及感官评价[J]
.中国调味品,2013,38(6):32-34.
被引量:2
9
舒静,陈轩,潘从道,邓莉,肖甚圣.
不同品牌食醋味感特征的电子舌分析[J]
.中国调味品,2013,38(8):95-98.
被引量:12
10
刘磐修.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豆生产和地域分布[J]
.中国农史,2000,19(1):9-1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曹仲文.
电子舌对酱油的区分识别研究[J]
.中国调味品,2017,42(3):110-113.
被引量:6
2
崔思朋.
植物蛋白的引入:清代以来大豆在内蒙古地区传播与利用影响的新探索[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20(6):81-9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何念.
清至民国时期贵州豆类种植原因及影响[J]
.理论观察,2023(10):118-123.
2
白薇薇,惠延波,牛群峰,阳雨妍.
采用伏安型电子舌评价低钠盐配方中的苦味[J]
.中国调味品,2017,42(9):109-112.
被引量:3
3
易宇文,胡金祥,刘阳,彭毅秦,邓静,吴华昌,乔明锋.
电子鼻和电子舌联用技术在评价酱油风味中的应用[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14):155-161.
被引量:15
4
李阳,耿越.
酱油安全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调味品,2020,45(8):178-182.
被引量:5
5
何朝星,杜宇坤,杨鑫,何函星,王晓晖,杜青,曹德英.
应用电子舌和感官评定方法考察孟鲁司特钠口崩片的掩味效果[J]
.中国药学杂志,2020,55(16):1354-1357.
被引量:5
6
李露芳,苏国万,张佳男,李理,赵谋明.
基于电子舌技术的酱油分析识别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9):265-274.
被引量:10
7
云飞.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由牧转农过程中的蒙汉互助与互惠[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1):231-240.
被引量:1
8
王瀚,张宇,张世明,张林雄.
乾隆版《西和县志》物产内容述略[J]
.甘肃高师学报,2023,28(2):24-28.
9
时晓磊,丁孙磊,丛花,张金波,曲可佳,王兴州,韩岱,严勇亮.
夏播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
.新疆农业科学,2023,60(7):1641-1652.
被引量:2
10
张浩,邓静,唐英明,陈胜利,乔明峰,白婷,张振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不同部位牦牛肉特征及挥发性化合物成分分析[J]
.中国调味品,2023,48(10):172-178.
被引量:1
1
彭忠富.
豆豉[J]
.绿化与生活,2014(1):44-44.
2
刘宣承,甘维娜,尹腾蛟,马继凤.
豆豉特用大豆几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相关分析[J]
.大豆科学,1989,8(1):101-106.
3
李新民.
你会制作豆豉吗?[J]
.专业户,1989(2):24-24.
4
长笑,苏秦(图).
高碑店豆豉[J]
.城市地理,2010(9):122-122.
5
杨洪.
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牧草产量的影响分析[J]
.南方农业,2016,10(27):139-139.
6
王春华.
茶叶与战争[J]
.上海茶叶,2010(4):44-45.
7
刘凯.
豆豉加工技术[J]
.农家致富,2014(17):44-45.
8
杨秋萍.
大豆加工信息资料导读[J]
.大豆通报,2006(4):46-46.
9
杨秋萍.
大豆加工信息资料导读[J]
.大豆通报,2004(4):37-37.
10
杜刚强,王千里.
大豆与人类的关系[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1999(3):20-21.
被引量:1
中国农史
199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