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对策
被引量:38
Students' mental disorders with internet and countermeasure in university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参考文献7
-
1华莱士,2001,《互联网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王登峰,1995,《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北京大学出版社.
-
3钱铭怡,1999,《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
-
4陈赟文.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症[J].社会,2000,20(6):22-24. 被引量:43
-
5陈志霞.《网络人际交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
-
6姚洪亮,王俊舫.网络人际互动对青年心理的冲击和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0(6):44-45. 被引量:15
-
7龚惠香.认清利弊前提下的主动引导——高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4):11-15. 被引量:21
共引文献79
-
1郑百灵.虚拟的真实——网络交往与网络社区探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29-31. 被引量:2
-
2杨福章,张彦同.校园文化在网络中的深化与延展[J].青少年研究,2004,4(1):47-48. 被引量:8
-
3王卫一,王丽.网络文化对青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3):59-62. 被引量:4
-
4曾跃霞.网络对心理发展的负面作用初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1(5):65-67. 被引量:5
-
5曹高举,张俊红.高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咨询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25-28. 被引量:4
-
6刘中起,风笑天.青年网际互动的特质与自我表达的实作理路[J].青年探索,2002(4):22-27. 被引量:2
-
7马莹华,刘世丽.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1(5):36-38. 被引量:11
-
8沈汝发.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J].青年探索,2001(6):3-7. 被引量:3
-
9乐国林.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咨询[J].社会,2001,21(12):37-39. 被引量:11
-
10刘援朝.网络成瘾及其心理治疗[J].社会心理科学,2004,19(4):87-89.
同被引文献148
-
1李小雁,路金龙.对大学生迷恋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S1):267-270. 被引量:8
-
2史凌芳.大学生网络心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16(S1):103-105. 被引量:10
-
3崔景贵.谨防“因特网综合征”[J].心理世界,2000(5):60-61. 被引量:7
-
4姚洪亮,王俊舫.网络人际互动对青年心理的冲击和挑战[J].中国青年研究,2000(6):44-45. 被引量:15
-
5祁建梅,苟增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成因分析[J].文教资料,2006(3):183-184. 被引量:7
-
6张冠梓.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 互联网:当代中国青年的“双刃剑”[J].中国青年研究,2001(6):47-51. 被引量:25
-
7林澍峻,赵辉.网络心理学研究与前景展望[J].中国校外教育,2008(10):161-162. 被引量:2
-
8倪合一.色情网——埋在地下的重磅炸弹[J].家庭医学(上半月),2002(5):55-55. 被引量:1
-
9谢延明.关于网络成瘾对人的心理影响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1):150-151. 被引量:47
-
10叶启政.虚拟与真实的浑沌化——网路世界的实作理路[J].社会学研究,1998(3):50-60.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38
-
1刘梅,卢捷.学生上网成瘾现象及行为的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2003,15(2):97-100. 被引量:13
-
2曹高举,张俊红.高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咨询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3):25-28. 被引量:4
-
3乐国林.网络心理障碍的团体心理咨询[J].社会,2001,21(12):37-39. 被引量:11
-
4李生.网络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负面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99-101. 被引量:4
-
5庞勇,何明升.网络成瘾与病态人格的选择性亲和[J].学术交流,2005(11):131-134. 被引量:6
-
6温海涌.县域现金发行管理新模式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J].西安金融,2006(4):74-74.
-
7周朝霞,张国良,仇棣.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4):134-140. 被引量:20
-
8潘勇军.网络环境对高职大学生利弊的分析[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100-103.
-
9陈奎庆,张宏如.网络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07(3):33-34. 被引量:4
-
10王穗红.网络化与社会化:青少年成长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3):40-45.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77
-
1王建林.正确对待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32):246-246. 被引量:1
-
2李勤梅.论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8(20):38-39. 被引量:1
-
3李成恩,刘洁,郭姝媛,张巍,房志明,姜红梅.对大学生应用互联网情况的调查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3):104-107. 被引量:1
-
4陈潜.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8):185-186.
-
5熊红燕.网络传播圈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教育思路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7(11):23-25.
-
6姜洪友.网络时代大学生易形成的负面人格[J].理工高教研究,2003,22(6):83-84. 被引量:4
-
7常爱东,张琴.谈信息素质教育的几个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19-121. 被引量:5
-
8全浙平.河北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的调查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6):23-25. 被引量:1
-
9朱静.高校电子阅览室网络游戏现象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4,23(8):53-54. 被引量:9
-
10邹琼.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和对策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7):71-73. 被引量:3
-
1龚玉秀,方珏.信息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7):549-551. 被引量:3
-
2徐伟东.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7):54-55.
-
3马新书.走出虚拟世界的困扰[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9):32-33. 被引量:2
-
4王超,刘福芳,张道明.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2):52-54. 被引量:5
-
5杨小兵.加强网络德育 解除心理障碍[J].大众心理学,2008(3):10-11.
-
6贺师尧.容易用错的字和词(之二)[J].小学语文教师,2000(2):82-85.
-
7佚名.橡树的使命[J].初中生之友(快乐号)(上),2007,0(6):10-11.
-
8张震.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及对策[J].管理观察,2003(5):52-54. 被引量:2
-
9梁祝平.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及其团体咨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101-105. 被引量:30
-
10朱斌.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现状及对策[J].江苏高教,2006(1):125-127.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