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81-84,76,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48
-
1李诠林.谈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兼论该学科的研究范畴[J].华文文学,2004(4):40-44. 被引量:2
-
2唐月琴.特立独行 始终如一——论苏曼殊小说的人物设置[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7(3):91-92. 被引量:1
-
3王永福.苏曼殊研究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1990(2):156-159. 被引量:3
-
4卢天玉.走不出的情与佛——从《绛纱记》看苏曼殊的思想矛盾[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79-82. 被引量:2
-
5左文,毕艳.苏曼殊:无法救赎的自我——兼与李叔同比较[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4):83-86. 被引量:2
-
6丁磊.边缘世界的呻吟——苏曼殊诗歌浅论[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18(5):149-150. 被引量:1
-
7董艳.论苏曼殊爱情小说中的佛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4,25(11):22-24. 被引量:2
-
8李金涛.苏曼殊诗歌的艺术创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108-112. 被引量:2
-
9丁富生.苏曼殊“难言之恫”新解[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4):74-77. 被引量:2
-
10陈世强.末世异才 恨海悲歌 ──论苏曼殊的绘画[J].美术研究,2001(2):63-69. 被引量:3
-
1叶柳青.新世纪苏曼殊研究综述(2000-2006)[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120-124.
-
2姜东赋.论苏曼殊[J].天津师大学报,1982,2(5):55-62. 被引量:2
-
3张淑君.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苏曼殊[J].时代文学(上半月),2006(6):100-102.
-
4柳无忌.苏曼殊研究的三个阶段[J].社会科学战线,1984(4):330-339. 被引量:2
-
5柳无忌.苏曼殊研究的三个阶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3):112-121. 被引量:4
-
6柳无忌.苏曼殊与拜轮“哀希腊”诗——兼论各家中文译本[J].佛山师专学报,1985,3(1):8-36. 被引量:33
-
7贪吃的苏曼殊[J].中国老年,2012(17):43-43.
-
8裴效维.苏曼殊小说论[J].文学遗产,1983(1):123-132.
-
9孟晖.苏曼殊传记研究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4):32-36.
-
10袁荻涌.苏曼殊——翻译外国诗歌的先驱[J].中国翻译,1997(2):45-47.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