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 被引量:41

"Relocalization" and Symbolic Capital, An Essay on Architecture of Hui Nationality in South Fujia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借用英国人类学者托马斯有关"再地方化"的概念,解读闽南一个回族社区近年来所出现的若干据称能"体现民族特色"的建筑。笔者认为,布尔迪厄有关"象征资本"的理论洞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建筑表现。如果将这些表现当作某种象征性文本来"阅读"的话,我们发现它们有时会成为当地某些民众"迁怒"的对象,由此可以反映地方政府行为与民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然而,这种紧张并不一定只有负面的影响。它至少可以对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有益的警示,即: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性。 In this paper, the notion of 'relocalization' produced by the British anthropologist, Thomas, will be employed to interpret the new style of architecture which appeared recently in the south of Fujian and which is said to 'embody the ethnic characters' of the local Hui nationality. The author maintains that Bourdieu's insightful theory of 'symbolic capital' may help us in detecting a sense of 'resentment' objectified in the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s. The sense of resentment is an alarming sign of the increasing tens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will of local people.
作者 范可
出处 《开放时代》 CSSCI 2005年第2期42-61,共20页 Open Tim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4

  • 1陈国强等(合著).1991,“百崎回族乡调查”,见《惠安方志通讯》,第6,7合集.
  • 2范可.1990,“关于陈埭回族的若干历史问题”,见陈国强(等)主编.《陈埭回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5—75页.
  • 3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费孝通、李亦园对话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80-90. 被引量:71
  • 4郭家齐.1997,《百崎回族的文化教育》,未出版手稿.
  • 5郭家齐,郭国波.1993,“郭氏迁居百崎与发展的原因”,见陈国强,陈清发(主编).《百崎回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23—133页.
  • 6郭肇汾.1807,“适回辨”,见郭志超.“百崎郭氏谱牒资料辑说”,《惠安方志通讯》第6,7合集,第58—74页
  • 7郭志超.1993,“伊斯兰教在百崎回族文化变迁中的地位”,见陈国强,陈清发(主编).《百崎回族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第183—195页.
  • 81991.“百崎郭氏谱牒资料辑说”,见《惠安方志通讯》第6,7合集,第58—74页.
  • 9联调组.“福建省惠安县白奇回族调查报告”[J].惠安方志通讯,1986,(2).
  • 10林长宽.1996,《中国回教之发展及其运动》,台北:“中华民国”阿拉伯文化经济协会.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523

引证文献41

二级引证文献27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