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心文化对须弥山北朝洞窟的影响 被引量:4

The Influence of Main-Stream Culture upon Xumeishan Cave of the North Dynasty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须弥山石窟所在地固原,是汉唐丝绸之路东段北道要驿,该处民族杂居,提供了吸收不同文化的基础。须弥山石窟开凿受到北朝和南朝中心文化的影响,云冈、龙门石窟中的三佛题材,龟兹、凉州石窟中的穹窿顶、覆斗顶形制,栖霞山石窟中的佛装式样等均在须弥山石窟中有所反映。 Xumishan Cave, that is located in Guyuan, is the important place in the eastern end of the Silk Road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t is a 'melting pot' for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area. The excavation of Xumishan Cave was influenced by the main-stream elements of culture from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he motifs of three Buddhas in Yungang Cave and Longmen Cave, the structure of dome and fudou ceils as well as the Buddha's dress style in Qixiashan Cave are totally reflected in Xumishan Cave.
作者 陈悦新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须弥山石窟 北朝洞窟 中心文化 Xumishan cave the north dynasty main-stream cultur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0

  • 1汉式佛装的样式为:大衣搭敷两肩,双领沿胸侧下垂,其中右领在胸腹际横折向身体左侧,搭在左小臂上,下摆呈人字状,以后发展为长方平整状.印度式佛装样式为:一块布从身后搭敷双肩,右片向左侧覆盖,在颈下绕过,然后搭在左肩,称作通肩衣.
  • 2胡序威等编.西北地区经济地理[M].科学出版社,1963年6月,103.
  • 3有关萧关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M]卷110<匈奴列传>:"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印",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9月第1版,1973年4月第6次印刷,2901.
  • 4<史记>[M]卷7<项羽本纪>"集解"引徐广说,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973年4月第6次印刷,315.
  • 5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 6固原州志(嘉靖)[M].山川条,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2.
  • 7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8)[M].固原州条引元代<开城志>语,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411.
  • 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M]."原州",中华书局,1983.57~60.
  • 9<史记>[M]"正义"引<括地志>云:"宁、原、庆三州,秦北地郡,战国及春秋时,为义渠戎国之地",1959年9月第1版,1973年4月第6次印刷,206.
  • 10<汉书>(卷28)[M]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1975年4月第3次印刷,1651.

二级参考文献36

  • 1陈悦新.须弥山早期洞窟的分期研究[J].华夏考古,1995(4):78-94. 被引量:17
  • 2樋口隆康,刘永增.巴米羊石窟[J].敦煌研究,1983(0):219-242. 被引量:7
  • 3.同[11].,.P630.
  • 4.克孜尔135窟现存8幅,据残迹推测原有12幅[Z].,..
  • 5克孜尔76窟,窟顶壁画大部分被揭取,现残存6幅孔雀尾图案,原有16条.参见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88页.A.von Le Coq and E. Waldschmidt, Die Buddhistis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s,Vll, Berlin, 1933, P87.
  • 6参见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159页. A. VON le Coq and E. Waldschmidt, Die Buddhistis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s,Vll, Berlin, 1933, P16.
  • 7.库木吐拉GK22、23窟窟顶各残剩2个条幅,内为一佛一菩萨立像,原窟顶应有9个条幅[Z].,..
  • 8参见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克孜尔石窟内容总录>,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0,153页.A.von Le Coq and E.Waldschmidt,Die Buddhistische Spatantike in Mittelasiens, Vll, Berlin, 1933,p122. A. Grunwedel ,Altbuddhistische Kultstaten in Chinesisch - Turkistan: Berichiutber archaologische Arbeiten von 1906 bis1907 bei kuca, Qarasahr und in der oase Turfan, Berlin 1912,P119.
  • 9.克孜尔160窟壁画均被熏黑不清,从窟顶遗迹辨认有12个条幅[Z].,..
  • 10晃华山:<本世纪初德人对克孜尔石窟的考察研究>载<中国石寺·克孜尔石窟>(三),文物出版社,1997年.阎文儒:<新疆最大的石窟寺遗址--拜城克孜尔石窟>,载<现代佛学>,1961年第5期.宿白:<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部分洞窟的类型与年代>,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霍旭初、王建林:<丹青斑驳千秋壮观>,载<龟兹佛教文化论集>,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

共引文献407

同被引文献36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