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种解释框架下的“三农”问题
被引量:
3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Peasants and Rural Areas under Three Frames of Explan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根据不同的解释框架,学者们对“三农”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评判。在对“市场-政府/制度”、“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现代化”等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框架述评的同时,需要对“三农”问题进行反思;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要建立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范式。
作者
吴理财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5年第3期27-28,共2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中国
市场
工业化
城市化
制度
近代化
解释
研究范式
反思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
1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8.
同被引文献
27
1
尚长风.
农村公共品缺位研究[J]
.经济学家,2004(6):45-49.
被引量:65
2
时磊.
由灌溉系统的崩溃到西部乡村社区的瓦解——一种博弈论的分析框架[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2):55-60.
被引量:8
3
刘晓梅,陈强.
重大的突破——当前我国“三农”问题述评[J]
.学习导报,2005(3):34-36.
被引量:2
4
马晓河,蓝海涛,黄汉权.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调整思路[J]
.管理世界,2005,21(7):55-63.
被引量:161
5
税伟,陈烈,张启春,张林英.
山区生态县城镇化的工业驱动力演变与调控研究——以粤北山区始兴县为例[J]
.热带地理,2005,25(4):356-360.
被引量:3
6
张林秀,李强,罗仁福,刘承芳,罗斯高.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情况及区域分布[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1):18-25.
被引量:72
7
税伟,刘复友,陈烈,邹强.
经济全球化下安徽省城乡空间协调发展战略[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2):89-91.
被引量:1
8
税伟,陈烈,唐常春.
山区生态县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以粤北始兴县为例[J]
.山地学报,2006,24(1):70-78.
被引量:1
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0
因特里格特,博德金,萧政著,李双杰,张涛主译:《经济计量模型、技术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3
1
时磊,杨德.
转型期外生公共品内生供给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J]
.求索,2006(9):6-9.
被引量:3
2
税伟,汪树群,刘复友,赵韩军.
“三农问题”的新“三化”途径探讨[J]
.农学学报,2011,1(10):65-68.
被引量:2
3
时磊,杨德才.
“外生公共品”内生供给与小农社会转型[J]
.南大商学评论,2006,6(3):151-16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丁谦,孟卫东.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反哺”作用研究[J]
.商业研究,2010(9):11-17.
被引量:1
2
税伟,杜勇,陈毅萍,简小枚,范冰雄.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茶叶种植专业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17,28(4):1298-1308.
被引量:24
3
李学迎,李振宇.
经济人假设的分析范式研究[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1):197-211.
4
时磊,杨德才.
合作与不合作——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中的多重均衡[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8(4):177-196.
被引量:3
5
陈雪,彭娟,毛林妹.
农业产业化融资研究:国内文献回顾及其启示[J]
.中国证券期货,2013,16(8X):149-150.
1
吴理财.
三农问题的三种解释[J]
.决策,2005(1):40-41.
被引量:2
2
吴理财.
"三农"问题之三种解释[J]
.调研世界,2005(2):34-35.
被引量:1
3
贺雪峰.
农村干群关系及当干部的动机考察——村支书与村主任关系的一个解释框架[J]
.社会科学,2000(9):59-63.
被引量:10
4
李林杰,顾六宝.
人口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J]
.中国人口科学,2005(S1):2-6.
被引量:21
5
李燕,武传鹏.
失地农民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一个解释框架——以刘能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理论为基础[J]
.理论导刊,2012(3):73-76.
被引量:3
6
徐振宇.
新“圈地运动”:一个博弈论的解释框架[J]
.新疆农垦经济,2005(11):9-10.
被引量:3
7
梁伟军.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分析:一个产业融合理论的解释框架[J]
.求实,2010(3):69-73.
被引量:53
8
鲍洪俊.
义乌模式:已有研究和新的解释框架[J]
.浙江学刊,2008(5):189-193.
被引量:8
9
操家齐.
合力赋权:富士康后危机时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动力来源的一个解释框架[J]
.青年研究,2012(3):40-52.
被引量:14
10
覃琮.
农民维权与农民问题研究路向——关于农民维权活动三种解释框架的评述[J]
.社会科学论坛,2009(12):71-76.
被引量:1
探索与争鸣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