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
被引量:
28
On the Cultural Diversity of Globalization Tim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作为人类生存条件的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从文化产业的传播特性、生产方式、全球扩张三个方面概括了当代文化的趋同性;然后具体分析了当代支持文化多样性的三种力量:国家化的政策保护、本土化的自我意识、个体化的自由选择;最后,从超越民族国家视界、解构极化思维模式、诠释文化传统三个方面,论证了文化多样性的合理蕴涵。
作者
单世联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31,共8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多样性
政策保护
自我意识
自由选择
产业化
思维模式
文化差异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02
引证文献
28
二级引证文献
83
参考文献
15
1
.《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2000)[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2
沃尔夫岗·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3
傅谨.
媒体与当代戏剧发展策略——再谈工业时代的戏剧命运[J]
.中国戏剧,2003(8):4-8.
被引量:15
4
布鲁斯·罗宾斯.《爱德华·赛义德和<文化帝国主义>专题讨论会“导言”》[A]..《赛义德自选集》[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284页.
5
贝尔·胡克斯 许宝强 袁伟选编.《语言,斗争之场》[A].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和翻译的政治》[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13页.
6
郭京花.《文化多样性:法国外交新主题》[N].《参考消息》,2003年10月30日.
7
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A].弗雷德雷克·杰姆逊等编.《全球的文化》[C].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8
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页.
9
约翰·费斯克 罗钢 刘象愚主编.《大众经济》[A].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10
齐格蒙德·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9页.
共引文献
29
1
赵书峰.
河南怀梆戏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
.艺术探索,2007,21(5):43-45.
被引量:1
2
于是.
论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文化冲突[J]
.社会科学战线,2005(3):266-270.
被引量:3
3
殷乐.
电视模式的全球流通:麦当劳化的商业逻辑与文化策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4):84-87.
被引量:29
4
赵书峰,闫冲,刘海潮.
怀梆艺术的危机与出路探析[J]
.焦作大学学报,2005,19(4):1-2.
被引量:2
5
邵滢.
声音的意义:从方言电影说起[J]
.当代文坛,2005(6):58-61.
被引量:17
6
单世联.
拒绝“普遍”的悲剧——评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J]
.文艺研究,2006(5):135-142.
被引量:5
7
张曙光.
全球化:现代性的扩张及其界限[J]
.哲学动态,2006(4):12-18.
被引量:8
8
徐家林.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由——兼论人文发展的文化观[J]
.学术界,2006(6):76-82.
被引量:5
9
夏雨禾.
传媒娱乐事件:文化消费的一种新形态[J]
.文艺研究,2007(5):102-108.
被引量:5
10
刘荣,刘光顺.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J]
.学术探索,2007(3):16-2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02
1
李佳筠.
论少数民族阅读权利的保护——以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为例[J]
.图书馆学刊,2020,0(1):5-8.
被引量:1
2
刘志华,刘慧.
基于效率的文化软实力研究:国外经验及借鉴[J]
.理论与现代化,2008(2):58-64.
被引量:5
3
顾登晨.
“山寨”是扁平世界里的另类表达[J]
.政工研究动态,2009(1):43-43.
被引量:4
4
董炳和.
论形象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4):64-71.
被引量:24
5
陆德山.
也谈人权的主体[J]
.中国法学,1992(2):22-25.
被引量:14
6
陈启新.
也谈乳源瑶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J]
.广西民族研究,1987(3):116-124.
被引量:16
7
冯天瑜.
中华文化多样性及文化中心转移的地理基础[J]
.广东社会科学,1990(2):102-108.
被引量:2
8
榕培.
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4(1):1-8.
被引量:460
9
谢宁.
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J]
.国外社会科学,1995(5):22-25.
被引量:13
10
薛民,方晶刚.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述评[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3):93-9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8
1
贾芸,冯树.
粤北瑶绣时尚化设计可行性探索[J]
.创意与设计,2011(5):37-39.
被引量:2
2
单世联.
拒绝“普遍”的悲剧——评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J]
.文艺研究,2006(5):135-142.
被引量:5
3
梁红泉.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外交[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23(6):64-66.
4
徐家林.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由——兼论人文发展的文化观[J]
.学术界,2006(6):76-82.
被引量:5
5
陈新文.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教育[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1):84-88.
被引量:1
6
范秀娟.
论全球化时代高校学生的“文化多样性”观念的培养[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4):90-92.
7
刘凤媛.
知识产权合理保护视野下的“山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44-47.
被引量:1
8
李华伟,张文礼.
大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3):30-33.
被引量:7
9
张燕.
浅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J]
.知识经济,2012(11):36-36.
被引量:1
10
冯树,贾芸.
设计教育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意义[J]
.美术学报,2012(5):14-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张双梅.
中国文化产业立法之效率原则研究[J]
.探求,2021(3):76-84.
2
王婷婷,孙绍勇.
消费文化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与建构[J]
.海派经济学,2023,21(4):142-155.
3
沈文锋.
农民工报道与城市文化观念的互动轨迹——以福建泉州地区为例分析[J]
.东南传播,2008(12):17-19.
4
吴效群.
对近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看法[J]
.文化遗产,2011(1):17-22.
被引量:17
5
黄晓江.
电力检修企业成长规律与组织结构变化浅析[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7,23(4):397-399.
被引量:1
6
涂远芬,王婷.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12):186-187.
被引量:1
7
王莉君.
文化认同与普遍人权——论法制建设的精神向度[J]
.政法论坛,2009,27(4):188-191.
被引量:2
8
高虹.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讨[J]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31-33.
被引量:1
9
张留见.
匾额的文化功能研究——以洛阳匾额为例[J]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104-106.
被引量:4
10
彭伟,甘萌雨,张永贺.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结构及空间分布形成机制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12,26(6):69-71.
被引量:13
1
葛剑雄.
如何传播中国文化[J]
.词刊,2014,0(12):1-1.
被引量:1
2
肖云上.
法国的文化政策[J]
.国际观察,1999(6):50-54.
被引量:23
3
严家新.
子随母姓 女随父姓[J]
.环球科学,2013(2):90-90.
4
郝建.
大众文化真的狂欢了吗[J]
.南风窗,2004(02S):82-83.
5
徐辉.
悲剧的放逐:解读消费社会的“美女神话”[J]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4,22(1):65-69.
6
荆学民.
文化重建:走出信仰之终极化与世俗化的二律背反[J]
.天津社会科学,1996(6):27-30.
7
盖小飞.
论消费主义中选择的自由与困惑[J]
.学理论,2016(4):76-78.
8
于丽苹.
少数民族“非遗产性”文化的保护现状研究[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1X):66-68.
9
宁永顾.
告别后,我们终将这样长大[J]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2017,0(5):42-42.
10
柳森.
如何传播中国文化[J]
.中国领导科学,2014,0(8):24-24.
天津社会科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