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间形式的审美活力——重说胡适与白话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新文学的产生是从白话文学开始的,如果我们把白话文学的倡导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显然是不够的,在这一形式变革的过程中,也包含着现代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和文学审美标准的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在中国文化、文学自身历史的逻辑推演过程中,重新找到了新文学得以产生的源泉。
作者 王光东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1-75,共5页 Contemporary Writers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同被引文献79

  • 1.《文本科第二学期课程表》[N].《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月5日第38号.
  • 2梁宗岱.谈诗[A].杨匡汉,刘福春.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花城出版社,1985.186.
  • 3周作人.平民文学[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
  • 4梁实秋.歌谣与新诗.歌谣,1936,(9).
  • 5蒲风.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A].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6戴望舒.望舒诗论[A]..中国现代诗论:上编[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7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第466页,北京,中华书局,1993.
  • 8穆木天.谭诗[A]..中国现代诗论上册[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
  • 9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梁实秋批评文集[C].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 10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学术文集》[C].中华书局,1993年.第52页.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