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校漂族"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在高校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已经大学毕业了,却仍留恋学校,迟迟不 能离去,他们住在高校及其附近地区,经常到教室听课、学习,到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到 食堂用餐等,从表面上看,他们俨然是高校中的一员,然而实际上他们已经走上社会,与学 校并无隶属关系,这部分人被称为"校漂族"。"校漂族"作为"漂一代"的特殊群落最早出 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但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还是在2003年,"大学生毕业不离校"、"学校已 经成为学士后流动站"、"'校漂族'在扩军"等一些消息纷纷见诸报端、网络。 "校漂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这个群体为何在短短的几年里迅速发展壮大,他们的 生活是精彩,还是无奈,让我们走近"校漂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活。
作者 祁靖
机构地区 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China Youth Stud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9

  • 1李红梅.《高校生毕业不离校“京漂一族”不容忽视》.人民网,2002年7月12日.
  • 2.[N].《钱江晚报》,2003年1月30日.
  • 3夏斐 雷宇.《武汉:不就业的“校园漂族”》[N].《光明日报》,2003年4月5日.
  • 4尹挺 杨雄圣.《走近高校“飘一族”》[N].《三湘都市报》,2003年8月8日.
  • 5胡继权.《不拿高薪就进名企 大学生求职难过面子关》[N].《武汉晨报》,2003年月3月21日.
  • 6徐敏.《薪酬行情看跌大学生应少谈“身价”多抓机遇》[N].《解放日报》,2003年3月17日.
  • 7陈莹 王亮.《部分大学生为考证频频逃课舍本逐末要不得》[N].《新闻晚报》,2002年10月25日.
  • 8胡解旺.大学生就业道德教育亟待加强[J].教育与职业,2002(3):56-58. 被引量:5
  • 9杨宜勇.发展小企业与增加就业[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19(8):12-15. 被引量:2

共引文献60

同被引文献61

引证文献22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