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陶艺中的后现代转换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中心向纽约的转移,伴随着抽象表现主义的兴起,以彼得·沃克斯和约翰·迈森为主导的所谓“抽象表现主义陶艺运动”,宣告着美国陶艺幼稚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到来。随后,北卡罗莱纳黑山学院、芝加哥大学等地陶艺运动的发展,它们共同探讨了材料的真实性、概念纯粹性、原创性、承认抽象、拒绝装饰等现代主义原则。而1960年代罗伯特·阿纳森的“慌刻”运动,则将波普艺术、超现实主义等观念融入陶艺创作中,寻找陶艺开拓的新空间。本文着重探讨了陶艺与后现代主义这两个当代概念的联姻,以及在此过程中,陶艺中所完成的现代与后现代的转换。
出处 《世界美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4,共6页 Worl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斯蒂芬 贝斯特 道格拉斯 科尔纳著 陈刚译.《后现代转向》[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 2贡布里希著 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501页.
  • 3马泰·卡林内斯库著 顾爱彬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9页.
  • 4.《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第301页,第304页.
  • 5周宪编译.《激进的美学锋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 6See Alan Meisel.“Eobert Arneson”.Crafts Horizons(septenber,1964).
  • 7See Mark Oel Vecchio: "PostmodernCeramics',Thames & Hudson,London,2001 ,p,8,.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