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8-59,共2页
Special Zone Economy
同被引文献65
-
1张京祥.试论中国城镇群体发展地区区域/城市管治[J].城市问题,1999(5):44-47. 被引量:23
-
2陈钊.行政边界区域刍论[J].人文地理,1996,11(4):45-48. 被引量:62
-
3钟萍.晋、陕、蒙接壤区农牧结构的演变[J].古今农业,1994(2):84-90. 被引量:1
-
4张河清.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圈的初步设想[J].经济地理,2004,24(4):556-559. 被引量:42
-
5吴世淼,蔡凌寒.浅析边界地区治安问题及对策[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4):74-75. 被引量:1
-
6石振国,田雨普.闲·休闲·休闲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4(8):45-46. 被引量:90
-
7林高峰.闽浙边界文化的构成与开发[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97-100. 被引量:7
-
8魏后凯.《行政区边缘经济论》评介[J].中国工业经济,2004(11):112-112. 被引量:30
-
9毛艳华.泛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协调机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103-108. 被引量:29
-
10陈治谏.川滇黔接壤地区总体发展战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3):193-19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4
-
1廖春花,明庆忠,邱膑扬,杨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2):84-88. 被引量:9
-
2朱传耿,王振波,孟召宜.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经济地理,2007,27(2):302-305. 被引量:59
-
3杨培光,时西深,张练.简探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休闲化的区域优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6):48-51. 被引量:2
-
4陈敏,马晓冬.苏北与鲁南地区对抗性利益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2011(4):22-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71
-
1谢波,文淑惠.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主要障碍分析[J].全国商情,2007(9):8-9. 被引量:3
-
2王燕超,马晓冬,边美婷.基于DEA的苏北与鲁南地区经济效率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07(12):50-54. 被引量:5
-
3冷志明,易夫.省际边界区域中心城市的构建:怀化个案[J].人文地理,2008,23(3):74-78. 被引量:18
-
4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4):15-19. 被引量:15
-
5张虎,朱传耿.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形研究[J].乡镇经济,2008,24(8):47-52. 被引量:1
-
6王兴平.省际边界小城镇整合发展策略研究--以苏皖边界小城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23(10):46-53. 被引量:13
-
7陈东,杨效忠.资源非优型边界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155-159. 被引量:5
-
8车冰清,朱传耿,杜艳.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5):6-8. 被引量:2
-
9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5):18-23. 被引量:24
-
10杨林,陈喜强.论CAFTA进程中粤桂琼滇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J].改革与战略,2009,25(8):89-92.
-
1彭炳忠,张海平.略论泛珠三角经济圈创新体系建设[J].广东科技,2005,14(6):50-53.
-
2王小飞.泛珠三角工业可持续发展依托科技进步的可行性分析[J].经济论坛,2007(19):8-10. 被引量:1
-
3泛珠开创区域合作新模式[J].广东审计,2006,0(5):26-26.
-
4澳门: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作出最大努力[J].学习导报,2004(7):20-20.
-
5贺易田.要重视对珠江流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J].南方水运,1995(3):10-13.
-
6郑英隆,李蒲弥.关于珠江流域经济体系的几个问题[J].南方经济,1992,21(1):38-41.
-
7李临福.建立珠江流域经济开发区的新构想[J].改革与战略,1992,8(1):6-10.
-
8杜新,刘伟.泛珠三角经济区启航[J].瞭望,2004(17):45-47.
-
9陈来卿,刘霞.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J].珠江经济,2005(10):36-47. 被引量:1
-
10欧阳忠谋.寻找新的持续增长的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03(1):35-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