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被引量: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但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却往往带来负面影响。当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政治参与的一个明显特征。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合理对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郜会远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39,共3页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关键词
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
民主政治
社会稳定
分类号
D631.4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8
引证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7
参考文献
1
1
杨敏之.
改进和完善人大选举制度[J]
.瞭望,2004(3):39-4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
1
马宝雨,张秀丽.
当前中国社会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3):30-32.
被引量:3
2
郭燕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述评[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12(2):14-1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8
1
孔繁斌.
论民主治理中的合作行为——议题建构及其解释[J]
.社会科学研究,2009(2):24-29.
被引量:10
2
海云志.
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8):42-45.
被引量:9
3
李雪卿.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1998(5):35-40.
被引量:13
4
屈勇.
社会公众的网络参与对政府信用的影响[J]
.行政与法,2013(2):13-17.
被引量:3
5
范逢春,尤佳.
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制度与过程的三维重构[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1):23-28.
被引量:23
6
肖剑忠,黄宇.
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4(4):68-70.
被引量:18
7
朱光磊,杨立武.
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形式、意义和限度[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91-97.
被引量:27
8
杨波,刘锦秀.
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综述[J]
.甘肃理论学刊,2004(6):10-14.
被引量:7
9
卫丽萍,梁丽萍.
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特殊性及其引导[J]
.理论探索,2004(6):100-102.
被引量:6
10
焦方红.
关于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的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04(6):264-26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9
1
梁崇,钟华其.
妥善处理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6,8(3):41-42.
2
乌力更.
关于民委工作职能化问题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5):9-13.
被引量:3
3
严雄飞,孙香梅.
基于政治和谐的私营企业主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研究[J]
.魅力中国,2009,0(18):120-122.
被引量:1
4
梁崇.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讨[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2):23-25.
5
刘灵,周师.
论中国私营企业主非制度性政治参与[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2-14.
6
梁崇.
试析工程型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J]
.学术论坛,2006,29(8):58-60.
7
刘学民.
民营企业家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探析[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3):40-42.
被引量:2
8
钟华其.
消减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6):42-45.
9
王明生,杨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5-21.
被引量:37
10
宋迎法,王玉.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原因探究——以厦门PX事件为例[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42-4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67
1
王玥.
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功利化问题研究综述[J]
.高校社科动态,2020(1):23-29.
2
龚宏龄.
基层公众参与政策执行的机制研究——基于Y地搬迁避让事件的分析[J]
.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1):209-228.
3
朱汝武,潘启富.
论完善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的实施机制[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153-157.
4
张小蕾.
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定位的再思考[J]
.社科纵横,2011,26(6):48-50.
被引量:1
5
王明生,杨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6(6):5-21.
被引量:37
6
邵丹萍,莫智力.
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村委会选举影响因素研究——以台州市路桥区四个城中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研究为例[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4):96-102.
被引量:1
7
谢进川.
微博监视的政治传播分析[J]
.新闻界,2013(24):62-65.
被引量:1
8
郭彦森.
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进程、议题和趋势[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14-22.
被引量:11
9
林胜.
侨乡社会公民参与要素研究——以福建C村G炼油厂事件为例[J]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4(1):34-41.
被引量:6
10
王洛忠,阚萍.
政府决策过程中非制度化参与:现实挑战与治理对策[J]
.新视野,2014(2):68-72.
被引量:7
1
李华.
美国国会:影响中美关系的恒定因素——以台湾问题为视角[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5(3):86-89.
2
毛莉.
政治团体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分析——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例[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6(1):23-24.
3
刘巧丽.
我国公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10(6X):126-127.
4
徐刚.
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11):64-67.
被引量:4
5
丁艺,刘占君.
浅析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及对策[J]
.科教文汇,2008(13):148-148.
被引量:1
6
张丽军,闫强国.
高校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2(09X):150-150.
被引量:2
7
宋国栋.
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J]
.社科纵横,2006,21(4):77-78.
被引量:2
8
周忆.
浅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35-38.
被引量:2
9
李大,朱文敏.
刑事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实务应对[J]
.中国检察官,2011(16):7-9.
被引量:2
10
李大,朱文敏.
对刑事案件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务实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0):243-245.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