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东花5号花生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东花5号是以PI259747作母本、鲁花9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中大果型特色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种皮紫黑色,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作者
汪洪洋
陈长红
苏卫华
孙克存
宋昌博
机构地区
江苏省东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48,96,共2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花生
新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
分类号
S565.2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0
1
尚书旗,王建刚,王方艳,刘曙光,姜元志.
4H-2型花生收获机的设计原理及运动特性分析(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87-91.
被引量:30
2
尚书旗,刘曙光,王方艳,姜元志,华伟.
花生生产机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05,36(3):143-147.
被引量:97
3
毛永强,李娜.
花生品种比较试验[J]
.农村科学实验,2005(4):41-42.
被引量:1
4
李尚霞,封海胜,宫清轩,万书波,李华军,王松娟.
花生不同类型品种根系生育特性研究[J]
.花生学报,2005,34(3):26-29.
被引量:17
5
丁修元.
春花生优质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J]
.河北农业,2006(1):43-44.
被引量:1
6
王晓燕,梁洁,尚书旗,赵忠海,周亚龙.
花生摘果机具的研究现状与性能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06,28(11):39-42.
被引量:17
7
许志毅,李阳溪.
花生新品种泉花7号的特征特性与密度试验初报[J]
.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2(4):248-250.
被引量:3
8
刘红力,张永丽,高连兴,杨玉芬,佟玲.
花生脱壳力学特性试验[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6):900-902.
被引量:36
9
汪钦,徐绍娟,王映龙.
人力花生摘果机的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455-9456.
被引量:3
10
耿端阳.
卧式双滚筒花生摘果装置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08,30(1):98-10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耿端阳.
卧式双滚筒花生摘果装置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08,30(1):98-101.
被引量:12
2
张继福,王正盖,蒋雷鸣,陈裕林,严思堃,刘春萍,何在平,周坚.
HSZ-10型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设计与试验[J]
.江西科学,2019,37(1):98-10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孙同珍,尚书旗,李国莹,王方艳,杨然兵.
4HQL-2型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及清选部件的研制[J]
.农机化研究,2009,31(6):54-57.
被引量:28
2
尚书旗,李国莹,杨然兵,孙同珍,王延耀,连政国.
4HQL-2型全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的研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6):125-130.
被引量:68
3
于向涛,胡志超,顾峰玮,曹明珠,张延化,谢焕雄.
花生摘果机械的概况与发展[J]
.中国农机化,2011(3):10-13.
被引量:22
4
吕小莲,王海鸥,张会娟,胡志超.
花生摘果技术及其设备的现状与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116-4117.
被引量:10
5
王东伟,尚书旗,赵大军,朱洪军.
4HBL-4型二垄四行半喂入自走式花生联合收获机[J]
.农业机械学报,2013,44(10):86-92.
被引量:22
6
吕小荣,吕小莲,王庭钰,张孝琼,张黎骅.
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虚拟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190-196.
被引量:3
7
胡文泽,何珂,于兴瑞,耿端阳,李政平,张守海.
4HBL-2C型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J]
.农机化研究,2019,41(4):58-63.
被引量:5
8
张敏,许东生.
线辣椒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J]
.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32(6):103-105.
被引量:5
9
房庆柳,李国昉,郑万众,陈秀宏,杜凤永,陈立东.
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的研究进展[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34(1):61-65.
被引量:1
10
于欣东,郭辉,郭伟宏,薛世民,刘洪生,叶小雯.
基于两段收获的切流式双滚筒花生摘果装置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1,43(9):83-87.
被引量:1
1
陈长红.
花生新品种:东花5号[J]
.农村百事通,2005(10):33-33.
2
陈长红,孙克存,吉建成,徐兴权,梁长东.
黑花生新品种东花5号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6):145-146.
3
陈合计,陈文云,单兴翠,刘惠平.
东花5号花生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7):87-87.
4
陈长红,汪洪洋,孙克存,苏卫华,刘逢举.
花生新品种东花5号[J]
.中国种业,2004(12):60-60.
5
顾克军,杨四军,李博,黄玉鸾,张恒敢,李智盛.
几个特色花生新品种(系)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6):86-88.
被引量:10
6
黄元宁,朱国美,张文灿,王万群.
特色花生滁白花1号选育过程及配套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
被引量:2
7
宋贵周,宋俊峰.
特色花生珍品[J]
.农家参谋,2003(5):6-6.
8
程利群,鲁栋,鲁忠于.
特色花生引种试种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5):878-879.
被引量:1
9
胡春.
7个国内特色花生新品种[J]
.农村新技术,2005(3):28-29.
10
朱斌,梁志妙,赵秀河,陈家翔,苏国连,林艳红.
北海市特色花生品种对比试验[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6):62-63.
江苏农业科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