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的初步思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了在新形势下,为保证培养质量而建立和实施研究生国内访学制度的必要性,即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防止造成学术上“近亲繁殖”现象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认为实施访学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育才环境、改善培养条件、促进学科建设并提高培养质量。提出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为试点进行学分互认、成果共享、确定访学时间及访学经费分担等具体建议。
作者
黄顺力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研究生院培养与管理处
厦门
出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33,共5页
Academic Degrees & Graduate Education
关键词
访学制度
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
培养质量
创新能力
优质教育资源
学分互认
分类号
G64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9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赵沁平.
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改革[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3-9.
被引量:35
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1-21.
被引量:255
3
赵沁平.
科学规划采取措施加快培养西部大开发急需高层次人才[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3):1-3.
被引量:15
4
王子成,赵璞,竺曼莉.
谈研究生教育的“全国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9-3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章新胜.
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对策[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1-10.
被引量:20
2
薛天祥.
加入WTO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创新[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23-27.
被引量:7
3
王剑波.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借鉴与措施[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1):28-34.
被引量:7
4
李炜.
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思考[J]
.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0(6):19-2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99
1
张纯,翟研宁.
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实证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20(5):99-103.
2
秦荣,张文修.
发展调节机制是工程硕士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15-18.
被引量:5
3
王秀村.
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六项措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5):24-25.
被引量:60
4
王玉琨,党小荣,汪爱勤,李谨革,王修文.
军事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14-17.
被引量:1
5
谭鹤群,宗力,李小昱.
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S1):162-165.
被引量:3
6
翟翠霞.
学科内涵建设与学位授权点申报[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324-326.
被引量:5
7
刘鹏,衡恩良.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尝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S1):170-170.
被引量:1
8
詹成付.
对《关于进一步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的解读[J]
.中国民政,2002(8):18-21.
9
杨爱君.
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才建设[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17(S2):112-113.
10
林玲,黄争舸.
当前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剖析及对策初探[J]
.高等农业教育,2004(6):75-77.
被引量:36
同被引文献
18
1
陈青,刘济科.
加强校际教育交流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山大学开展本科交换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09(1):147-150.
被引量:13
2
张丹.
研究生校外访学问题初探[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171-171.
被引量:1
3
范爱丽.
用法律为半岛蓝色保驾护航[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2):295-295.
被引量:1
4
严冰.
《财富》论坛选址成都[J]
.中国地名,2012(4):55-55.
被引量:1
5
殷悦,王涛,姚荔.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建立之初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J]
.海洋经济,2018,8(4):12-18.
被引量:6
6
金碚.
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兼论“一带一路”的互通观念[J]
.中国工业经济,2016(1):5-20.
被引量:139
7
丁英宏.
民意政声“无障碍交流”机制的构建[J]
.理论与改革,2016(6):94-97.
被引量:4
8
谢斌,刘瑞.
海洋外交的发展与中国海洋外交政策构建[J]
.学术探索,2017(6):39-44.
被引量:2
9
夏真真,汪万发.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非传统安全问题及其合作安排[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7,19(4):27-33.
被引量:5
10
刘腾飞.
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现状与维护对策[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8,25(3):31-37.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2
1
任娟.
对研究生访学培养方式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80-182.
被引量:1
2
姜秀敏,陈坚,张沭.
“四轮驱动”推进蓝色伙伴关系构建的路径分析[J]
.创新,2020,14(1):1-1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景全,吴昊.
全球海洋安全治理:机遇、挑战与行动[J]
.东亚评论,2020(2):83-107.
被引量:5
2
程保志.
全球海洋治理语境下的“蓝色伙伴关系”倡议:理念特色与外交实践[J]
.边界与海洋研究,2022,7(4):26-45.
被引量:9
3
孙瑛,李公法,朱文琼,蒋国璋,熊禾根,田锦容.
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国际访学交流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冶金教育,2019,0(5):18-20.
被引量:2
4
姜秀敏,陈坚.
BBNJ协定谈判的焦点与中国的路径选择[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1-12.
被引量:7
5
潘琳,余静,马琛,王浩宇,杨湘艳,陈培雄,王志文.
论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合作:动因、挑战与路径[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2,39(7):100-112.
被引量:1
6
郭丹凤,林香红.
中国-太平洋岛国蓝色伙伴关系:基础、路径与建议[J]
.国际关系研究,2022(6):47-69.
被引量:3
7
曲亚囡,杨宇涵.
资源-环境治理视阈下中国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的角色定位与现实应因[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40(7):13-21.
8
姜秀敏,陈麒.
习近平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原创性贡献[J]
.南海学刊,2024,10(1):1-10.
被引量:2
1
孙欣.
经费分担: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
.江苏高教,1997(2):45-47.
被引量:3
2
李小林.
整合高校资源 培养创新人才[J]
.晋阳学刊,2003(3):97-98.
被引量:1
3
李远贵.
论高校学风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1994,0(Z1):47-51.
4
陆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S1):130-132.
5
陈开干.
用体育文化打造和谐的育才环境[J]
.成才之路,2014(26):7-7.
被引量:1
6
仲小云.
创设育才环境激发创新思维[J]
.成才之路,2014(27):84-85.
7
刘亚琼,张世红,贾青.
深化改革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3(2):3-33.
被引量:2
8
朱颖,廖才英.
试析研究生培养中的“近亲繁殖”现象[J]
.现代大学教育,2003,19(2):58-60.
被引量:8
9
一月数据[J]
.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11):11-11.
10
庄桂红.
重视农村幼儿园内涵发展营造良好育才环境[J]
.成才之路,2014,0(16):20-20.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