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献疑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以下简称《字典》)是汉语语源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字典》以科学的方法,审慎的态度,类聚了同源字(词)1029组3342个(另有异体字和分别字977个),经以古韵,纬以古声,明以书证和训诂,为后学者进行语言和语源研究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工具。《字典》的问世使汉语语源研究真正走上了科学、健康的发展道路。
作者
邵文利
杜丽荣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关键词
《同源字典》
语音关系
汉语
语源
同源字
标注
分类号
H11 [语言文字—汉语]
H16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字典》[M].,.第80页.
2
王力.《同源字沦》[J].《中国语文》,1978,(1).
3
王力.《同源字沦》[A]..《同源字典》[C].,1978..
同被引文献
114
1
杜恒联.
补《同源字典》六则[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86-88.
被引量:1
2
王蕴智.
同源字例释三组[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20(3):8-10.
被引量:2
3
赫英娜.
从《广韵》音系下的对转关系看几组同源字[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213-214.
被引量:1
4
杨宏.
同源词与同义词辨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7(3):20-22.
被引量:2
5
符箴.
试说“同源通用”[J]
.时代文学,2009(11):157-158.
被引量:1
6
雷缙碚.
同源动词的语义分析[J]
.时代文学,2009(16):90-91.
被引量:1
7
梁学廷,申重实.
右文说与同源词典编纂[J]
.文教资料,2008(26):46-47.
被引量:1
8
陈琨.
《同源字典》对前人的继承[J]
.文教资料,2006(34):113-114.
被引量:1
9
王娟.
甲骨文同源词初探[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55-58.
被引量:1
10
于智荣,徐广洲.
不能混淆同源字和通假字的界限──从两篇文章对两种文字现象的混淆谈起[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1):97-9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方树益.
数据库环境下的《同源字典》研究[J]
.数字人文研究,2022,2(4):93-106.
2
邵文利,杜丽荣.
《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75处失当之校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246-248.
被引量:2
3
张延成,孙婉.
汉语同源词研究现状述论[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71-8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延成,孙婉.
汉语同源词研究现状述论[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71-80.
被引量:1
2
王永雪.
简析同源词与同义词[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9(1):50-52.
3
方树益.
中华书局本《同源字典》校议[J]
.汉字文化,2021(13):75-78.
1
侯占虎.
考语源 求字义——杨树达先生学术研究的特点[J]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9-112.
被引量:2
2
余志鸿.
四部辞书(下)——以形求义的《说文》和以音求义的《释名》[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0(7):31-34.
3
赵玉玲.
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140-144.
被引量:8
4
邵文利,杜丽荣.
《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再献疑[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7-70.
被引量:3
5
邵文利,杜丽荣.
《同源字典》语音关系标注75处失当之校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10):246-248.
被引量:2
6
陈拥军.
试论汉语语源分化下的汉字分化[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72-75.
7
任继昉.
汉语语源研究的方式、方法、阶段论[J]
.语言研究,1988,8(2):130-141.
8
陈建初.
汉语语源研究中的认知观[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7(5):102-107.
被引量:17
9
陆忠发.
试说《说文段注》的同源研究在汉语语源学史上的意义[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2):24-26.
10
张建铭,张婉如.
清代民国学者对汉语语源问题的探讨[J]
.山东社会科学,2009(10):147-153.
中国语文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