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
被引量:
5
Thinking of strengthening the achievement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afforestatio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退耕还林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是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途径。从实践中摸索出在退耕还林中“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的退耕之路,成了专家和务林人关注的焦点。
作者
朱传忠
向徐英
机构地区
湖北省巴东县林业局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2期45-46,共2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致富
反弹
林业生态工程
成果
国家
遏制
水土流失
人与自然和谐
制水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2
1
谢晨,张坤,王佳男,聂杨.
退耕还林动态减贫:收入贫困和多维贫困的共同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21(5):18-37.
被引量:30
2
李蕾,刘黎明,谢花林.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61-163.
被引量:63
3
班珺,马迎春.
退耕还林对生态建设的几点启示[J]
.内蒙古水利,2004(2):45-46.
被引量:2
4
张玉,李灵.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草)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途径[J]
.林业科技,2005,30(1):18-20.
被引量:5
5
李清娥,李红艳.
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对农民增收的正效应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05,21(1):16-18.
被引量:4
6
李孟波.
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几点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2):24-25.
被引量:1
7
温仲明,焦峰,卜耀军,焦菊英.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1-3.
被引量:29
8
米文宝,刘小鹏,王亚娟.
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的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91-94.
被引量:24
9
刘克勇.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期满后前景分析[J]
.绿色中国(理论版),2005(02M):30-31.
被引量:11
10
马世明,张志国,贾秀荣,岳俊.
浅谈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5,28(3):15-16.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程婕,白翠霞,梁伟,孙保平.
退耕还林还草地区土壤有效水含量及蓄水性能研究——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J]
.陕西林业科技,2005,29(4):1-3.
被引量:2
2
梁伟,白翠霞,孙保平,齐举一.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土壤水分有效性及蓄水性能——以陕西省吴旗县柴沟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2006,26(4):38-40.
被引量:16
3
毛军,张克斌,刘刚.
世界粮食计划署“2605”项目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启示[J]
.防护林科技,2006,19(6):63-65.
被引量:1
4
胡安英,高速.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实施退耕还林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
.防护林科技,2007,20(3):94-95.
被引量:3
5
付孜,关健超.
凤山县退耕还林核桃模式[J]
.甘肃林业科技,2022,47(4):25-27.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孔忠东,徐程扬,杜纪山.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6):165-168.
被引量:28
2
马娟,韩芳,张和生,张艺凡,徐涵洵.
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15,35(6):92-94.
被引量:5
3
王海伟,王全印,张锦凤.
乌兰察布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2):74-75.
被引量:10
4
张耿杰,白中科,乔丽,刘小翠.
平朔矿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08,10(6):8-12.
被引量:10
5
张远东,刘世荣,罗传文,张国斌,马姜明.
川西亚高山林区不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征[J]
.生态学报,2009,29(2):627-635.
被引量:41
6
梁斌.
鹤峰县退耕还林现状及后续政策思考[J]
.湖北林业科技,2009,38(2):56-58.
被引量:1
7
郭城峰,秦富仓,岳永杰.
敖汉旗小流域典型林地土壤蓄水能力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2009,35(2):6-9.
被引量:2
8
姚清亮.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76-279.
被引量:1
9
姚清亮,陆贵巧,杜剑,谭绪泉.
关于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6):57-61.
被引量:7
10
王丹丹,吴普特,赵西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223-228.
被引量:29
1
孙保平.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研究与发展[J]
.中国林业教育,2001,19(1):25-27.
被引量:7
2
林继平.
温岭市发展股份合作制水果基地的探索[J]
.浙江柑桔,1997,14(1):19-20.
3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提高装备研制水平[J]
.不锈(市场与信息),2012(9):10-10.
4
王振东.
林业生态工程中主要害虫生态防治工程——用阻断交配技术防治梨小食心虫[J]
.农村生态环境,1991,7(4):40-43.
被引量:1
5
苏陵.
江苏从源头上控制水产品的质量安全[J]
.现代渔业信息,2003,18(1):34-34.
6
张志达.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历史重任[J]
.中国林业,1999(8):4-5.
被引量:3
7
韩贵清.
拜泉之水哪里来[J]
.瞭望,2003(29):45-45.
8
美国试制水产品空运集装箱[J]
.水产科技情报,1979,6(5):28-28.
9
张小光.
东北土石质山区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概述[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39-41.
被引量:1
10
我国设立8个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J]
.科学中国人,2007(12):127-127.
防护林科技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