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网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
6
Benefi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net of farmland shelter-belt in Hexi corridor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发展现状,对河西走廊在发展农田防护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建设进行了探讨,并对农田防护林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作者
马力
刘贤德
金铭
机构地区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2期59-61,共3页
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林网
河西走廊
效益分析
综合效益
发展对策
发展现状
问题
体系
建设
分类号
S7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9.9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1
宋凤兰.
河西走廊绿洲生态系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9,13(4):9-14.
被引量:12
2
吕甲武.“九·五”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沙漠,1996,16(2):70-72.
3
雷成云 周应杰.河西走廊东部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J].中国沙漠,1996,16:87-89.
4
金博文,刘贤德,王金叶.
河西走廊防护林体系可持续经营技术与途径探讨[J]
.防护林科技,2001,14(3):60-64.
被引量:5
5
李秀江,王文全,张树桐.
河北平原防护林体系发展策略[J]
.防护林科技,2001,14(3):31-33.
被引量:1
6
马力,孔东升.
荒漠化地区优良种质材料选育[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107-111.
被引量:2
7
李朔南.
静宁县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防护林科技,2000,13(4):47-49.
被引量:1
8
张锦春 汪杰 饿有浩.河西地区防护林建设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甘肃林业,2003,80:120-123.
9
腾兴武 王春萍.张掖市甘州区农田防护林发展历史、现状及更新改造对策.甘肃林业,2003,80:161-165.
10
雷成云.武威市农田防护林建设及效益研究.甘肃林业,2003,80:176-178.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李建树.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发展现状及对策[J]
.世界林业研究,1994,7(1):64-69.
被引量:12
2
杨柏松,徐玉芝,王晓滨.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二期工程建设成就及其发展对策[J]
.防护林科技,1995,8(3):28-30.
被引量:1
3
宋凤兰.
论我国大西北自然资源的开发战略及对策[J]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3):256-262.
被引量:8
4
王炳宏.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与对策[J].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1998,(1):19-23.
5
党普兴.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J].西北华北林业调查规划,1998,(1):24-27.
6
李育才.面向21世纪的林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7
王宗强 李天智.古浪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示范区技术效果探讨[J].中国沙漠,1996,16(2):70-72.
8
吕甲武.“九·五”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发展对策探讨[J].中国沙漠,1996,16(2):70-72.
9
雷成云 周应杰.河西走廊东部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J].中国沙漠,1996,16:87-89.
10
潘伯荣.浅谈优良固沙灌术的遗传育种.西北地区林木遗传育种第二次研讨会交流论文[M].,1998,10..
共引文献
18
1
王昭,陈德华.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地球学报,2002,23(B03):14-17.
被引量:3
2
李并成.
甘肃省生态环境重建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17(3):138-141.
被引量:4
3
候玉梅,牛云.
甘肃河西地区园林树木引种方法与对策[J]
.广东园林,2005,27(4):25-27.
被引量:3
4
李俊祥,牛赟.
河西走廊园林树木引种驯化对策[J]
.防护林科技,2005,18(6):58-59.
被引量:2
5
张志珍,牛赟.
园林树木在河西地区的引种分析及评价[J]
.防护林科技,2005,18(6):70-72.
6
薛睿,贺斌,薛文瑞.
甘肃干旱荒漠区纸浆林三倍体毛白杨营建试验[J]
.陕西林业科技,2006,30(2):12-16.
被引量:7
7
张贞明.
甘肃河西走廊草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探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11X):20-22.
被引量:4
8
张少平,晁德林.
立草为业,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J]
.草原与草坪,2008,28(3):78-82.
被引量:2
9
王旺多.
关于河西走廊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J]
.科学.经济.社会,2009,27(3):18-21.
被引量:2
10
曹育奎,李伟,杨世华.
富源县珠防工程人工造林成效影响因素浅析[J]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2):32-3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77
1
李金花,王刚,王辉.
景电灌区新绿洲景观格局分析[J]
.草业学报,2004,13(4):112-116.
被引量:8
2
朱俊凤.
沙产业理论概念及其内涵的探讨[J]
.中国沙漠,2004,24(5):529-533.
被引量:33
3
张劲松,孟平,宋兆民,高峻.
我国平原农区复合农林业小气候效应研究概述[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52-55.
被引量:26
4
何志斌,赵文智,屈连宝.
黑河中游绿洲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分析[J]
.生态学杂志,2005,24(1):79-82.
被引量:19
5
张强,王胜.
绿洲与荒漠背景夏季近地层大气特征的对比分析[J]
.冰川冻土,2005,27(2):282-289.
被引量:29
6
郭泉水,谭德远,王春玲,史作民,马超.
肉苁蓉采挖坑对梭梭根际土壤水分的影响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5,18(3):315-320.
被引量:6
7
艾力.买买提明,杨青,阿吉古丽.沙依提,霍文,巩庆.
塔中油田作业区防护林带的小气候效应[J]
.中国沙漠,2005,25(4):535-540.
被引量:15
8
郝玉光,包耀贤,刘明虎,张景波.
干旱沙区农田防护林营建模式与经营评价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5):199-203.
被引量:18
9
薛智德,廖超英,高国雄,李会科,王忠林.
毛乌素沙地榆林沙区经济林配置结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5,2(2):114-119.
被引量:2
10
高国雄,薛智德,李会科,王忠林,廖超英.
毛乌素沙地水域防护林体系结构配置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1995,2(2):109-11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丁峰,李亚,苏万红,魏怀东,纪永福,陈芳,胡小柯.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及优化模式[J]
.草业科学,2015,32(3):340-346.
被引量:5
2
袁素芬,陈亚宁,李卫红.
干旱区新垦绿洲防护林体系的防护效益分析——以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为例[J]
.中国沙漠,2007,27(4):600-607.
被引量:22
3
宋汉国.
景电灌区农田林网更新改造技术研究初探[J]
.甘肃林业科技,2008,33(2):51-54.
被引量:1
4
曹育奎,李伟,杨世华.
富源县珠防工程人工造林成效影响因素浅析[J]
.云南科技管理,2011,24(2):32-34.
被引量:7
5
王华,张俊,李建贵,陈辉惶.
克拉玛依地区银密杨生长规律研究[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1):82-86.
6
李雪宁,徐先英,杨雪梅,郑桂恒,刘虎俊,付贵全,陈芳,边小云.
基于DPSIR模型的河西走廊农田防护林健康评价[J]
.中国沙漠,2023,43(1):234-24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丁峰,李亚,苏万红,魏怀东,纪永福,陈芳,胡小柯.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衰败及优化模式[J]
.草业科学,2015,32(3):340-346.
被引量:5
2
桑玉强,毕会涛,李继东,张劲松.
毛乌素沙地牧草防护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J]
.河南科学,2008,26(12):1488-1491.
被引量:2
3
刘世增,孙保平,李银科,李发明.
微尺度下的荒漠绿洲景观结构数量分析与绿洲稳定性研究——以甘肃景泰县为例[J]
.中国沙漠,2009,29(6):1148-1152.
被引量:5
4
张彩霞,王训明,满多清,贾亮红.
层次分析法在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沙漠,2010,30(3):602-607.
被引量:12
5
杨红梅,徐海量,牛俊勇.
干旱区滴灌条件下防护林次生盐渍化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研究[J]
.土壤学报,2010,47(5):1023-1027.
被引量:19
6
杨玉海,陈亚宁,李卫红,李加强,曹志超.
干旱区新垦绿洲人工防护林土壤物理特性及其生态意义[J]
.中国沙漠,2010,30(5):1120-1127.
被引量:11
7
冯宜明,王辉.
景电灌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效应观测分析[J]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5):79-83.
被引量:2
8
冯雪力,吴世新,陈红.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遥感信息模型的新疆典型农区非耕地系数研究[J]
.中国沙漠,2011,31(1):156-161.
被引量:1
9
李红丽,董智,左合君,郝玉光.
乌兰布和沙漠农田沙害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J]
.中国沙漠,2011,31(2):346-351.
被引量:5
10
卢磊,赵振勇,蒙敏,乔木,周生斌.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新垦绿洲地下水动态[J]
.干旱区研究,2011,28(5):750-755.
被引量:4
1
龙兴文,王宜玲,马兆志,李洪海.
平原林网国槐主要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山东林业科技,2001,31(S1).
被引量:1
2
李吉人.
平原农区应建立生态经济型林网[J]
.内蒙古林业,1993(4):9-9.
3
李秀江,杨春花,秦淑英,王文全.
农田防护林体系的效益及评价方法[J]
.河北林果研究,2000,15(1):89-94.
被引量:18
4
李宏,郑朝晖,伊力米努尔.阿不力米提,雷军,侯一曼.
林网内毛渠植树的可行性研究[J]
.新疆农业科学,1996,33(6):281-283.
被引量:1
5
朱锡宸,周婉华.
农区营造农田防护林体系是促进农业增收的有效途径[J]
.河北农业科技,1991(3):21-21.
6
朱馥清,谈福荣.
农田林网对于空气温度的影响—关于空旷区与林网内“等值温度”的探讨[J]
.浙江林业科技,1990,10(4):9-14.
7
崔时典.
林下围网养殖土鸡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176-176.
被引量:10
8
郭峰.
乐亭县速生杨生长情况调查[J]
.河北林业,2008(3):54-54.
9
何群.
海城市西部农田防护林现状与发展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277-277.
10
徐德炎.
和田地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护效益的调查报告[J]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108-122.
被引量:6
防护林科技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