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地方型新建本科高校工程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
2
On the Human Resource Training Model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Orientation for Local New Universi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由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的一类地方高校为对象,对其特点与地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这类高校工程类专业的一种定位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定位为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教学主导型大学”,工程类专业应进行宽口径工程教育,着力为地方现代化中小型企业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工程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工程技术应用与开发型人才。并提出了“六个以”的办学思路。
作者
李晓峰
陈日新
王建君
机构地区
湖南文理学院电气工程系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4S期47-49,共3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地方型新建本科高校
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合作
通识教育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曾冬梅,黄国勋.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略——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教育与现代化,2002(2):79-80.
被引量:107
2
盛颂恩,曹仁清,朱斌,吴向明.
浅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基础[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50(3):41-4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10
1
戴小红,唐万军.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大学时代(B版),2006(1):58-61.
被引量:4
2
汤波,沈卉兰.
论本科教育质量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3(3):94-97.
3
程远鹏.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
.文教资料,2006(4):29-30.
被引量:7
4
张斌.
谈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5(20):57-58.
5
张寒凝,张凌浩.
工业设计专业多元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江南大学工业设计教学模式自主创新改革实践[J]
.创意与设计,2010(5):38-42.
被引量:18
6
谷勇霞,刘远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探讨[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6):42-44.
被引量:2
7
张斌.
谈如何建构高校非师范生的培养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05(26):38-40.
被引量:2
8
孙习成.
传媒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74-174.
被引量:1
9
贾俐俐.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应用型专业学科建设[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37-40.
被引量:4
10
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80-81.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9
1
王家军,张香云.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6):118-119.
被引量:7
2
帅传敏,付晓灵,宫培松.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5):120-122.
被引量:27
3
方贤文,许志才,许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滁州学院学报,2006,8(3):44-46.
被引量:10
4
唐晓静.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大学数学,2007,23(1):9-12.
被引量:56
5
高胜哲,董宇峰.
加强实践环节研究 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J]
.大学数学,2007,23(1):13-15.
被引量:46
6
杨海锋,谢霖铨,郑延智,康兰岚.
新就业环境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时代教育,2009(6):125-125.
被引量:1
7
付八军.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探寻——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8):4-6.
被引量:7
8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课题组.
我国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特点[J]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14(1):1-8.
被引量:4
9
吴爱弟,何文章,赵小山.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现代技能开发,2003(5):77-7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洋.
对西部地区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探讨[J]
.时代教育,2012(9):94-94.
被引量:2
2
张双双.
从学科内涵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J]
.青春岁月,2011,0(10):183-183.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狄婷婷,吕瑞芳,王瑞婷.
高职院校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护理研究(上旬版),2014,28(3):880-881.
被引量:3
2
刘炜坤.
地方院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困境与路径[J]
.科教导刊,2016(8):5-6.
被引量:1
1
常维亚,邢鹏,赵莉.
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4(9):24-25.
被引量:46
2
卫应亮,张拦.
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1):91-93.
被引量:4
3
陈燕翔.
应用型本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02-204.
被引量:18
4
凌忠兴,周洪强.
地方性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8):133-133.
被引量:1
5
李敏.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思考[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26(3):99-102.
被引量:7
6
刘国买.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探讨[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6(5):441-445.
被引量:9
7
程育兰.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5):49-50.
被引量:11
8
王建萍.
优化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的新思路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08-110.
被引量:24
9
刘晓.
独立学院《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浅探[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25(4):66-67.
被引量:1
10
黄晓波,黄传峰.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执行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文摘,2015,34(2):38-39.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 第04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