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人才”的合理结构
被引量:39
National core competencies in 21 Century: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education & talented personnel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323
-
1王郡玲.谈新时期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20):53-54. 被引量:13
-
2龙建明.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S1):81-82. 被引量:1
-
3吴静.学术会议对构建高校学术氛围的意义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8,29(S1):104-106. 被引量:12
-
4吴启迪.中国工程教育的问题 挑战与工程教育研究——在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2):4-8. 被引量:55
-
5马丁.英斯,冯李崟,钟周.国际化视角下的德国“卓越计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3):6-11. 被引量:24
-
6潘懋元.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3,12(6):13-15. 被引量:27
-
7郭宇,廖文和,程筱胜.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79-82. 被引量:44
-
8潘懋元.建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独立体系的思考[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7-10. 被引量:18
-
9王宏印.自由出入于学科之间才能做大学问——简论文史哲之间的入与出[J].中国外语,2009,6(4). 被引量:7
-
10杨永林.学科发展与整合创新——一种跨学科应用型的研究视角[J].中国外语,2009,6(4):39-46.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39
-
1李明磊,李艳艳.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分类研究进展——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5):34-42.
-
2和飞.构建富有肇庆学院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J].肇庆学院学报,2008,29(6):1-10. 被引量:1
-
3蔡梅.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类改革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7):183-185.
-
4孔繁敏.发展应用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20(A01):15-19. 被引量:4
-
5刘红梅,王克强.财经类大学生创新评价奖励机制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30-32. 被引量:1
-
6王晖.略论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定位的兼容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7(3):65-66. 被引量:4
-
7唐德海,郭中华.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的若干偏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6):11-14. 被引量:4
-
8赵艳红,黄少英.和谐社会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71-72. 被引量:2
-
9黎斌.从“高等教育世界宣言”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30年[J].理论与改革,2008(6):17-19.
-
10陈兴德.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引领者[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49-5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11
-
1王欣国,王莉.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0):67-68.
-
2李明敏.民办高职科研实力提升路径的原因分析与模型构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0(1):35-37.
-
3周琨武,黄敏.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161-163. 被引量:13
-
4白丽荣.新建本科院校生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08,10(4):111-113. 被引量:5
-
5任力颖,卢孟夏,杨萍.应用性本科“信号与系统”课程改革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24(1):89-93. 被引量:21
-
6陈兴德.从可持续到科学发展——潘懋元高等教育发展观探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82-86. 被引量:1
-
7车如山.潘懋元高等教育观述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36-38. 被引量:2
-
8杨芳,颜世发.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48-50. 被引量:4
-
9赵宏,付丽丽.理工科院校公选课程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1):65-66. 被引量:2
-
10于宝琦,于桂君.应用型本科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12(2):47-48. 被引量:5
-
1李雅琴,潘云泽,李守义.信息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2(4):19-22. 被引量:2
-
2张益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北方经济,2012(9):110-111.
-
3保持中等教育合理结构的政策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7(2):43-43.
-
4刘雪梅.教师素质结构问题与对策新探[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3):26-29. 被引量:3
-
5刘雪梅.教师素质结构问题与对策新探[J].教育情报参考,2009(7):41-43.
-
6杨琼.教师素质结构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4(10):3-5. 被引量:4
-
7陈宇航.论广西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途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1):199-201.
-
8陈戈良.重视教育提高素质——孔子教育思想初探[J].兵团党校学报,1996(5):79-81.
-
9常青.我接触过的美国富二代[J].杂文选刊(下半月),2014(5):52-53.
-
10王宇.新形势下的青年干部素质建设[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2):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