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22
-
1高德步,吕致文.内外环境制约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J].改革,2004(3):23-29. 被引量:20
-
2权衡.中美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比较及其理论含义[J].世界经济研究,2004(8):77-82. 被引量:9
-
3李斌.投资、消费与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古典角度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4,20(9):13-23. 被引量:29
-
4陈学彬,杨凌.中国近期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J].上海投资,2004(9):11-16. 被引量:2
-
5胡少维,张雪梅.2005年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及存在矛盾与问题[J].开放导报,2004(5):53-56. 被引量:1
-
6施建淮,朱海婷.中国城市居民预防性储蓄及预防性动机强度:1999—2003[J].经济研究,2004,39(10):66-74. 被引量:192
-
7金晓彤,杨晓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譹的四个假说及其理论分析[J].管理世界,2004,20(11):5-14. 被引量:27
-
8丛明.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调控主要政策取向分析[J].财贸经济,2005,26(1):3-9. 被引量:9
-
9卢嘉瑞."十一五"期间提高消费率的政策选择[J].中州学刊,2005(1):35-38. 被引量:8
-
10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双稳健政策”下的2005年宏观经济走势预测[J].管理世界,2005,21(1):9-1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力南.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函数之比较分析[J].消费导刊,2008,0(12):12-13. 被引量:2
-
2王琚,金磊.河北省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基于金融摩擦条件下[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0(5):83-86. 被引量:1
-
3骆鹏.中印两国经济增长特征比较及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8(7):71-74. 被引量:2
-
4李金永.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高储蓄率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2008,6(20):96-97. 被引量:1
-
5秦学,刘少和.关于“经济发展促进休闲质量提升”一般认识的实证研究——以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为例[J].旅游学刊,2010,25(3):61-68. 被引量:2
-
6唐宗状.怎样实现中国经济的软着陆[J].商场现代化,2011(32):67-68.
-
7刘贵博.我国居民消费乏力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经济论坛,2015(9):18-21.
-
1孟丽莎.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S1):103-105. 被引量:7
-
2闻灿.关于《证券知识读本》的批语[J].金融博览,1998,0(9):1-1.
-
3丹·斯坦博克.国债重负[J].环球企业家,2012(9):46-46.
-
4李庆义,常智军,樊纪宪.提高驾驭和运用证券手段的本领——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语[J].金融理论与实践,1998(12):5-7.
-
5孙宏廷.经济企稳 积极布局[J].股市动态分析,2012(5):15-15.
-
6张东波.中国股市的回顾与展望[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5(4):49-52.
-
7谢臻须,张春利.建设河北保险强省的思考[J].中国保险,2009(3):32-35.
-
8陈佳强.经济的非均衡与货币政策效应[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1998,20(3):28-29.
-
9郭少英.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的统计学方法[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7(1):53-55.
-
10蒋文.中国保监会:在华外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市场秩序良好[J].上海保险,201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