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学术机制与跨学科研究方法:兼论视觉文化
被引量:13
出处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21,184,共12页
World Cinema
参考文献30
-
1吉娜·马切蒂的“中国女性电影向何处去(或称中国女性电影的衰败?):《恋爱中的宝贝》与《玉观音》”,在本次研讨会上宣读的论文.
-
2戴维·波德威尔,诺埃尔·卡罗尔合.《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96;中译本由麦永雄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
3诺埃尔·卡罗尔.《经典电影理论的哲学问题》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8.
-
4戴维·波德威尔.《虚构电影中的叙事》[M].麦迪逊 维斯康辛大学出版社,1985..
-
5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威尔、珍妮特·斯泰格合著.《经典好莱坞电影:至1960年的电影形式与生产模式》,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5.
-
6戴维·波德威尔的《生产意义:电影理解中的推论与修辞》,麻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89.
-
7戴维·波德威尔.《论电影风格史》,麻州:哈佛大学出版社,1997.
-
8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威尔合著.《电影艺术人门》,第7版,纽约:麦格劳一希尔,2004.
-
9克里斯琴·汤普森,戴维·波德威尔.《电影史人门》第2版,纽约:麦格劳一希尔.2003.
-
10戴维·波德威尔.《小津与电影诗学》,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127
-
1李欧梵.现代主义文学的追求——外文系求学读书记[J].书城,2009(4):13-18. 被引量:2
-
2戴茂堂,魏素琳.现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批判”[J].人文杂志,1999(2):10-14. 被引量:3
-
3罗艺军.中国电影理论研究──20世纪回眸[J].文艺研究,1999(3):200-206. 被引量:18
-
4戴维.波德维尔,木凡.电影理论和实践[J].电影艺术,1989(7):60-64. 被引量:4
-
5高春梅.论跨学科研究的时代特征与现实趋向[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3(4):24-26. 被引量:14
-
6南帆.话语与影象——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J].花城,1995,0(2):192-202. 被引量:3
-
7张艳艳.视觉文化转向的审美特性解读[J].天府新论,2004(4):128-130. 被引量:1
-
8韩鸿.影像的大众生产与意义解读[J].文艺研究,2002(5):106-111. 被引量:11
-
9罗伯特·斯丹姆 ,刘宇清 ,陈犀禾 .现代视野中的电影理论[J].当代电影,2004(6):4-9. 被引量:10
-
10朱影 ,周冬莹 ,陈犀禾 .西方电影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现状[J].当代电影,2004(6):14-1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3
-
1张彩虹.回顾历史 对话当下——中国电影理论建设路向刍议[J].当代电影,2006(6):111-114. 被引量:1
-
2徐巍.国内视觉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反思[J].中州学刊,2008(3):216-220. 被引量:13
-
3陈林侠.海外华人学者的中国电影研究形态、功能及其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9(6):65-69. 被引量:9
-
4褚亚男.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呈现和性别政治——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商业电影中的女性呈现为例[J].当代电影,2010(1):123-125.
-
5王永收.论大卫·波德维尔电影阐释观[J].文艺争鸣,2015(11):124-130. 被引量:3
-
6刘耘.消费背景下当代电影启蒙功能的缺失[J].电影文学,2016(14):34-36. 被引量:1
-
7张默然.二次元与电影的跨媒介叙事及其审美新变[J].当代电影,2016(8):144-146. 被引量:9
-
8李立.当电影遇上哲学——试论电影史与艺术史的博弈[J].中华文化论坛,2017(1):163-170. 被引量:2
-
9李翠.美国商业影片的视觉文化语境[J].电影文学,2017(12):28-30. 被引量:1
-
10孙晗,彭志军,陶雨薇.从借鉴中突破——论学科借鉴法之于动画理论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94-96.
二级引证文献42
-
1刘静雅.抛弃“视觉文化”错误概念 重建多媒体文化理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4):60-62.
-
2柳谦,金海娜.“连结的翻译史”与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碎片化”[J].都市文化研究,2024(1):373-384.
-
3黄建军.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探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4):78-80. 被引量:6
-
4谢宁河.从视觉文化角度解读FLASH课堂例题设计[J].考试周刊,2009(45):140-141.
-
5曾耀农.中西近期电影视听经验的比较[J].艺海,2012(9):93-95.
-
6欧阳文风,康莹.海外华语电影研究寻踪[J].湖南社会科学,2012(5):235-238. 被引量:1
-
7田星.摆渡者的声音——对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电影研究的一种思考[J].电影新作,2014(1):61-67. 被引量:2
-
8周智瑛.韩剧《W两个世界》的叙事艺术分析[J].视听,2019(1):60-61. 被引量:1
-
9郦苏元.平等对话 共同推进——中国电影研究在国内与海外[J].当代电影,2014(8):45-47. 被引量:3
-
10张树芹.《原初的激情》:华语电影研究双刃利器[J].电影文学,2015(6):104-106.
-
1薛龙春.谈学术论文的选题[J].中国书法,2010(10).
-
2音乐学研究现状笔谈[J].中国音乐学,1994(3):128-128.
-
3蒲军.中国电影美术美学研究发展透析[J].芒种,2013(7):217-218.
-
4张丽.浅析现代音乐的音乐存在方式问题[J].考试周刊,2013(89):20-21. 被引量:1
-
5亦鉴.国际著名学术讲座制度简介[J].新美术,1995,16(4):74-74.
-
6音乐学研究现状笔谈[J].中国音乐学,1994(2):102-102. 被引量:1
-
7乔志强.关于中国美术史学史学科建构的思考[J].美术研究,2013(2):52-56. 被引量:2
-
8王安潮.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的历史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6,14(4):69-74. 被引量:6
-
9李波.中国电影美术美学研究发展透析[J].电影文学,2012(17):125-126. 被引量:3
-
10聂安丽.社会性别理论视野下的音乐文化研究综述[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34(1):185-18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