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消极影响及其对策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5年第4期27-28,共2页
China Non-Governmental
同被引文献5
-
1杨丹辉.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动向[J].中国经贸导刊,2005(3):19-21. 被引量:10
-
2彭纪生,孙文祥.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理论思考——基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5(4):112-119. 被引量:15
-
3董宁,郑玉坤.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J].国际经济合作,2005(6):39-42. 被引量:7
-
4杨克泉,吉昱华,马松.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5(4):60-64. 被引量:24
-
5吉昱华,杨克泉,马松.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技术进步——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市场培育技术”的转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6(4):19-24. 被引量:10
-
1吕刚.区域贸易协定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新形式[J].经济研究参考,2002(31):4-8. 被引量:4
-
2刘铁明.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相互融合趋势[J].税务与经济,2002(3):67-70. 被引量:1
-
3杨丹辉.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新动向与对策[J].中国外资,2004(10):54-56. 被引量:9
-
4边洁英.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的重塑[J].中国商贸,2012,0(06Z):210-211. 被引量:6
-
5吴晓松.在华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本土化策略探析[J].社会主义论坛,2004(6):15-16.
-
6袁杰.浅论当前我国技术秘密的立法与保护[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5):24-26.
-
7严青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国际技术贸易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2007,8(2):37-38. 被引量:3
-
8张树义,张树德,武振业.企业战略联盟形成外部原因的博弈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66-70. 被引量:7
-
9Tarun Khanna Krishna G. Palepu.在新兴市场建立世界级企业[J].工程经济,2006(10):8-8. 被引量:2
-
10姚瑜静.我国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的国际借鉴及策略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2):204-205.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