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征地制度改革:基于退耕还林制度设计的视角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退耕还林、征地制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退耕还林制度设计为参照,对涉及征地补偿标准和方式、地方政府收益、农地产权转移、农民意愿表达等方面的征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构想。
作者
李明月
江华
机构地区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4-126,共3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基金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国家重点学科资助项目"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征地制度改革
退耕还林
制度设计
征地补偿标准
农地产权
农民意愿
收益
参照
地方政府
构想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杨明洪.
外部性校正之争与建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J]
.财经科学,2002(3):6-9.
被引量:37
2
陆红生,韩桐魁.
关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3-75.
被引量:32
3
朱道林.
现行征地补偿制度的五大误区[J]
.国土资源,2004(6):40-42.
被引量:20
4
朱林兴.
关于改革征地制度的一些思考[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1):1-10.
被引量:16
5
樊华.
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探索[J]
.中国经贸导刊,2004(16):26-27.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郭晓鸣,杨明洪(执笔),任永昌.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1(67):35-44.
被引量:3
2
杨明洪.
延长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期限的思考[J]
.四川财政,2001(4):10-11.
被引量:9
3
俞奉庆,蔡运龙.
耕地资源价值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3-9.
被引量:109
共引文献
103
1
陶楚南,梅昀.
对现行征地补偿测算制度的初探[J]
.湖南地质,2006,23(2):20-22.
被引量:3
2
刘明皓,罗小波,田水松.
农用地价值构成与征地补偿机制探讨[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334-337.
被引量:4
3
史向军.
唐长安的胡风胡韵[J]
.陕西档案,2005(2):40-41.
4
郑颖.
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之改革[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25(2):63-68.
5
史娟.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5-19.
被引量:23
6
陈蓉,唐勇.
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5-48.
被引量:1
7
何力.
对我国艾滋病立法相关问题的思考[J]
.新远见,2009(4):79-85.
被引量:3
8
蒋冬连.
浅议农村土地征收行政补偿的问题[J]
.传承,2009,0(24):98-99.
9
范少虹.
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之改革[J]
.行政与法,2004(10):124-126.
被引量:2
10
官静.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的实践启示[J]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2X):27-2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9
1
杨进,张迎春.
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05(1):75-79.
被引量:35
2
李文刚,罗剑朝,朱兆婷.
退耕还林政策效率与农户激励的博弈均衡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5-18.
被引量:19
3
'退耕还林问题'课题组.
退耕还林绩效评价——陕西、黑龙江省退耕还林问题调查报告[J]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1):7-10.
被引量:6
4
董彪.
土地征收、征用中“公共利益”原则初论[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18(1):40-41.
被引量:7
5
徐秀英,郑小平.
论我国林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J]
.林业资源管理,2005(1):18-21.
被引量:6
6
严文萍.
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之解析[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2):75-78.
被引量:12
7
李明月,江华.
退耕还林与征地制度:比较与启示[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39.
被引量:3
8
刘海云,王庆秀.
征地补偿制度实施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河北高碑店市周围50户失地农户的调查[J]
.经济问题,2005(8):54-56.
被引量:7
9
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
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J]
.调研世界,2004(1):22-24.
被引量:84
引证文献
2
1
刘海云,杨蔚.
退耕还林政策与土地征用政策之比较[J]
.改革与战略,2006,22(2):21-24.
被引量:2
2
刘海云,李志远.
从退耕还林政策与土地征用政策之比较论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J]
.生产力研究,2007(7):27-2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周波.
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政策的缺失与对策[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4):70-72.
被引量:1
2
刘海云.
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变迁论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J]
.改革与战略,2008,24(6):14-16.
被引量:10
3
李献辉,刘海云.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11585-11587.
4
于江龙,支玲,杨建荣.
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2009,22(2):17-21.
被引量:10
5
王皓田.
云南石羊镇经济转型的调查与思考—基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J]
.生态经济,2014,30(11):80-82.
6
徐冬平,薛小杰,朱记伟.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辽市农牧发展格局优化研究[J]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33(3):276-281.
1
李明月,江华.
退耕还林制度设计对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
.南方经济,2005,34(3):50-52.
被引量:1
2
李明月,江华.
退耕还林制度设计对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
.调研世界,2005(2):19-21.
3
卢洪友,丁晓安.
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退出与意愿表达机制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8(6):22-27.
被引量:5
4
李国平,彭冀洲.
在土地出让环节抑制高房价的可能性分析[J]
.经济与管理,2013,27(5):10-14.
被引量:1
5
赵书山.
东莞“三旧改造”中市民的诉求与拆迁补偿意愿分析[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18(4):27-32.
被引量:4
6
莫少颖.
广东省种粮大户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177-181.
被引量:7
7
韩德军,朱道林.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效用的实证研究——兼论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取向[J]
.管理现代化,2012,32(6):71-72.
被引量:3
8
万胜超,王良健,刘敏.
基于空间的省际农地非农化驱动因素研究[J]
.经济地理,2012,32(7):123-128.
被引量:16
9
房雷涛,张钧巨,任孟娥.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西安市高陵县探索经验[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4):10-12.
10
观点[J]
.新产经,2015(4):12-13.
经济问题探索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